党建领航谋发展 数智财经助振兴 | 长春财经学院亮相第63届高博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13:38 2

摘要:5月23日,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长春财经学院以 “党建领航谋发展,数智财经助振兴”为主题精彩亮相东北振兴专区C馆NE086展位,通过图文展示区、实物展区、影像展区、招生就业及现场咨询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示学校在多领域的创

5月23日,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长春财经学院以 “党建领航谋发展,数智财经助振兴”为主题精彩亮相东北振兴专区C馆NE086展位,通过图文展示区、实物展区、影像展区、招生就业及现场咨询四个部分,全方位展示学校在多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发展成效。

吉林省教育厅领导,多家院校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先后莅临学校展位观摩指导,对学校在党建思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果展示给予充分肯定。布展期间,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一行到展位参观并慰问参展工作人员。

长财展区精彩不断,人潮络绎不绝。拥有“身份证”的洮南黑水西瓜,能够监测牛只体征、发情情况的智能耳标,会比心跳舞的机器狗,还有社会服务项目世鹿鹿业熟食现场直播,以及各种专属于长财的精美礼品,强势吸睛,进展观众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学校展示内容呈现五大亮点:

党建引领 构筑红色育人新高地

学校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发展的“根” 与 “魂”,构建起 “三突出一强化” 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实施党建工作五项工程,构建实施“1234”思政工作体系和“1234”育人工作模式。近年来,学校收获颇丰,先后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同时还荣获吉林省“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等省级殊荣。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彰显出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产教融合 打造数智育人新生态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守应用型、地方性、有特色的办学定位,积极推进 “四新” 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人才培养 “四个一” 工程。目前,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 7 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两项数据之和在全国民办高校中位居榜首。此外,学校与华为公司等企业共建了13个 “双院制” 现代产业学院,其中 “AI + 智慧学习” 人工智能学院成功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更是被人社部评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表现出色,获批国家级大创训练计划项目 112 项,在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 4 项全国铜奖。

学科驱动 激活科研创新新引擎

学科建设上,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秉持 “学科与学位点协同发展” 理念,以数字经济为特色学科引领学科梯次发展,构建起 “五位一体” 学科高质量发展模式。学校成功获批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A+” 计划立项培育单位,拥有数字经济、会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 3 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吉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以 “科研落地生根,数字赋能创新”“服务扎根吉林,成果落地见效” 为双轮驱动,建立了“五位一体”的 “科教融汇” 体系,拥有 24 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发起成立吉林省数字经济学会,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 5 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项目 8 项、省级项目 400 余项。

服务振兴 彰显高校担当新作为

学校聚焦数字经济特色,积极开展 “三财三兴” 社会服务行动。在 “财旺边疆・兴边富民” 行动中,学校调研走访 138 个吉林边境村,与 26 个边境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数字财务代账等服务。联合知名校企研发的牛只健康预警系统,预警准确率达 92%,已在省内 5 家牧场落地,带动农户年均增收 3.2 万元。在 “财赋文旅・兴省利民” 方面,受省文旅厅委托,学校参与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普查,建立全国首个冰雪资源数据库 “吉林冰雪云”,还独立承担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并编制相关发展报告。在 “财智数转・兴产强企” 领域,作为长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唯一高校服务商,学校为省内中小企业提供 20 余项数字化转型服务,与企业联合研发的多项技术成果显著,如新型臭氧脱硝生物质锅炉可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

招生就业 搭建成才服务新桥梁

展位还专门设置了招生就业及现场咨询区域,全面呈现学校总体概况、八大学院建设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内容。工作人员为考生及家长提供权威的招生政策解读,运用职业规划知识为考生的专业选择和志愿填报提供科学建议,展现出学校在就业育人体系构建和就业指导帮扶方面的卓越成效。

第63届高博会为我校提供了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优质平台。未来,学校将紧抓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吉林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