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种“全球新”创新药入医保目录 “真金白银”带动产业、科研

摘要: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外界普遍评价,今年的目录调整体现了保障群众健康的目标,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的政策导向。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

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外界普遍评价,今年的目录调整体现了保障群众健康的目标,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的政策导向。

12月9日,在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解读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机制成熟,预期稳定,今年目录调整谈判成功率和降幅与往年基本相当。此外,今年的目录结构更加优化,目录内品种更加丰富,患者用药水平进一步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创新药无论是新增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91个新增的品种中有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从 7轮目录调整看,已累计有149种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引领医药产业创新方向。

“创新药的价值判断,一要看是否为best-in-class(同类最佳),二要看是否填补临床空白,医保谈判已明确透露出信号,要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也因此,创新药定价的核心,其实还是药物的创新程度,同靶点的药物如果已经很多,那么医保谈判时就很难定高价,也就很难收回研发成本。

38种创新药进目录创新高

据了解,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共计3159种,其中西药部分1398种,中成药部分1336种(含民族药95种),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425种(含西药367种、中成药58种)。

新增的91种药品中,89种以谈判竞价方式纳入,两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直接纳入。同时,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被调出。

黄心宇表示,新增91种药品以化学药为主,为64种,占比70%,生物制品数量迅速上升,为16种,占比近18%,中成药有11种,占比12%。而在38个新增的创新药中,21个为化学药,占比55%,9个为中成药,占比24%,另外8个为治疗用生物制品,占比21%。

而从治疗领域看,新增药品多集中在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其中抗肿瘤药依然是最大赢家,为26种(含罕见病4种),占比最高,也是每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调入最多的品种。

“新增药品普遍具有临床价值大、创新程度高、价格合理、填补空白等特征,新增的每一种药品至少会具有这些特征的一个到两个。”黄心宇说。

据了解,此次共有117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竞价,其中28个品种谈判失败。

黄心宇介绍,谈判失败的药品中绝大部分是剂型改造或引进国外上市多年的老药,仅有3种为新药;绝大部分在医保目录内都有相同适应症和机制的类似药物,有5种适应症或机制有一定特色,但目录内也有其他可替代治疗方案。

黄心宇总结,谈判失败品种均是药企的预期价格未能与医保部门达成一致。他解释称,一方面,部分企业对药品的价格预期明显高于医保的支付意愿,其中既包括企业对有效成分为上市多年的老药进行剂型改造,希望获得不合理高价,也包括企业对近年新上市的药期待较高。

他举例称,例如,某种治疗过敏(荨麻疹)的药品,目录内已有口服剂型日治疗费用不足1元,但该生产企业将口服制剂改为注射剂后,价格翻了1000多倍,导致谈判失败。

“这在支付意愿上,双方的鸿沟比较大,所以谈判没有成功。”黄心宇说。

另一方面,谈判失败的原因是,部分进口药品受国际价格影响。

黄心宇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药品谈判要国际最低价不合理”,但他解释称,所谓的“国际最低价”是指药品谈判时参考的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最低价”。这些参考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是34500美元,明显超过中国,跟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药品谈判要考虑到中国广大市场和人群,这也是合理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38种新增的创新药,都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是新增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

“随着我们评审、测算规则的不断完善,真正具有临床价值、创新程度高的药品会更好地被筛选出来,这也突出体现了医保‘支持真创新、真支持创新’的态度。”黄心宇说,医保部门“真金白银”地支持创新药发展,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资金投入,可以引领整个医药产业创新的方向,并对产业界研发投入的方向发挥引导作用。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医保基金为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累计超过3500亿元,惠及患者8.3亿人次,带动相关销售超5100亿元。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端,医保目录调整对于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实打实的影响,促使企业更愿意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工银瑞信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赵蓓表示,自国家医保局启动“国谈”以来,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近60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约900亿元,增长速度很快。同时,对药企而言,进入医保目录也极大抬升了创新药的销售。

赵蓓说,对已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三年的上市公司代表性品种销售额进行统计发现,进入医保目录第一年,产品销售额增长通常超过300%,纳入目录三年以后,基本上销售额增长超过800%。

“我们认为,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创新药产品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多方面,一是极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增加了可负担患者的数量;二是会明显推动国产创新药入院。”她说。

不仅如此,赵蓓表示,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创新药政策的推动下,A、H两地上市的一些代表性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创新药销售放量的过程中,财务报表端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已经有一些企业商业化的收入可以覆盖他们当期的研发支出,逐步进入盈利环节。对于一些仿制药转型创新药的企业,也有一些代表性企业的创新药收入已经超过仿制药的收入,并且还在非常快速地增长。”赵蓓说,未来这些企业创新药的比重依然会快速提升,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估值其实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反馈。

在她看来,随着近几年“国谈”规则越来越清晰,企业对创新药长期价格的判断有了更清晰的预期,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产品未来长期的成长性也有了更清晰的预期。

“这些更清晰的预期,都能够反映到企业的估值上。我们看到,自2022年以来,创新药的峰值ps估值已经从比较底部的1~2倍,慢慢回升到现在的3~4倍。这其实就是给予了这个产业未来成长性的一个非常大的肯定。”赵蓓说。

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对创新药产业的支持,也推动了一些企业主动转型。近年来,一些传统的大药企的研发费用率在逐年提升,销售费用率在逐年下降。

“我们看到国内一些代表性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其实已经能和海外大药企的研发费用率相当,同时销售费用率在逐步下降,企业对于创新药的营销越来越多地采用学术营销,更注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在赵蓓看来,目前医保政策推动了医药产业积极调整费用结构,更注重增加研发投入,这将极大促进整个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