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还有救?造船厂厂长当场拿下,朝鲜人查了一天一夜松了口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4 14:18 2

摘要:朝鲜制造的崔贤级驱逐舰二号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下水失败,根据朝方媒体的描述以及其他媒体公布的卫星图片,这艘军舰已经是船头在岸上,船尾落在水中,并且发生了倾覆。

朝鲜制造的崔贤级驱逐舰二号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下水失败,根据朝方媒体的描述以及其他媒体公布的卫星图片,这艘军舰已经是船头在岸上,船尾落在水中,并且发生了倾覆。

显然这样的重要场合按照朝方例行安排,朝方高层显然都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事故发生。

下水的这艘崔贤级驱逐舰二号舰应该和一个多月前下水的崔贤号驱逐舰整体上差不多,标准排水量五千吨,一共装备了74个垂发单元,其中小型垂发单元32个,中型垂发单元12个,大型垂发单元20个还有10个边长超过80厘米的超大型垂发单元。

不得不说,虽然朝鲜半岛一分二,两边做起事情来还是有着那么同一民族的思维相似性,在如今各国制造的新型军舰里面,在一艘军舰上使用多种尺寸的垂发单元,还真就是韩国下水的“正祖大王”号。

朝鲜建造崔贤级驱逐舰首舰崔贤号在下水时候可以说是十分完美,这也得益于南浦造船厂的整体造船技术水平比较高,采用的也是相对适合大型驱逐舰下水的浮船坞式的下水方式。

其实崔贤号下水也不是那么安全,因为朝鲜此前根本没建造过如此巨大尺寸的军舰,在崔贤号下水时候采用的是两段浮船坞的方式,一个较大型的浮船坞负责船身和船尾部,舰首部分则是单独用一个较小浮船坞拼接上,好在浮船坞下水主要依靠整体浮力支撑,因此崔贤号下水平平安安

出事这艘崔贤级二号舰,那就比较凸显朝鲜军工人在技术选择上存在冒进倾向。首先这艘驱逐舰采用了横向下水的方式,要知道对于五千吨级别的军舰。

至少半个世纪以来没人敢采用这种方式了,主要问题是现代军舰本身设计上就是皮薄馅大,别看现在军舰钢板还有那么几公分的厚度,要是等比微缩到一个易拉罐大小的话,船体的厚度还真没有一个易拉罐厚。这也就意味着其船壳厚度较薄、重量较轻。

而且现在军舰一般都在桅杆附近布置了大量了的电子设备,射导弹需配备雷达,至少包括一部探测雷达和一部火控雷达,这就导致现代驱逐舰的重心都偏高。“皮薄”,重心高,这两点其实最不适合横向下水的方式。

用横向下水也就算了,偏偏朝鲜方面用的还是横向下水里面最危险的方式。横向下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斜面船台一部分延伸到水中,在横向滑动后滑块或者滑动小车给军舰送到水里面,这是横向下水比较稳定的方式。

还有一种叫下坠式,也就是这艘崔贤级二号舰采用的方式,简单说就是用小车或者滑块把军舰给“扔到水里”,完全靠军舰自己扛沉性来保持浮在水上。

按理说这种5000吨级别的驱逐舰。在朝鲜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宝贝,为啥清津造船厂敢用这么高危方式下水呢?

首先来说条件不允许,清津造船厂没有造过吨位这么巨大的船,不管是首艘舰下水的南浦造船厂还是另外一个新浦造船厂,条件都比这个清津造船厂条件好很多,很可能因为产能问题,经过权衡后不得不交给清津造船厂来建造。

还有一点就是朝鲜军工人有一点想要“邀功”的成分。横向下水其实场面很壮观,军舰下水在会造成巨大的波浪,然后随着船身几次摇晃之后稳定在水面上看着就很“提气”,再加上能在领导面前直接来上这么一出,如果成了肯定是会被大为赞赏的。

只不过这次下水彻底的失败,导致了炫耀不成,反而被警告“这是由于疏忽和不负责任,不尊重科学的经验主义而产生的无法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为。” 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22日被传唤到司法机关

这次事故说大也大,说小也要看实际情况,毕竟他不是下水之后在摇晃时候倾覆导致沉没,反而是因为下水时候送船入水时候的滑块滑动速度不协调,导致船尾下水,船头还立在岸上,然后卡在那动不了,然后因为失去平衡可能发生了倾覆。

这起事故,最开始从朝方文字播报来说有点吓人的。毕竟这种扭转的力量很可能给船身直接撕成两半,造成船舱内大量进水,可能直接就没有修复价值了。

现在朝方公布了后续的调查结果,只是船尾进水,右舷有比较严重的刮擦,船底也是没有破洞。只能说这次重大事故这艘朝方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驱逐舰没有受损太严重是不幸中的万幸。

反过来想,对于朝鲜这种严重缺乏大型船只建造经历情况来说,偶发事故未必是坏事,至少让船只的建造设计人员在未来能考虑的更完善。

来源:松林观天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