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就业服务中心装载机实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学习景象。在专业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装载机前进、后退、升降、装料等实操训练,分组练习模式让现场秩序井然。正蓝旗哈毕日嘎镇辉斯高村的牧民郝成全深有感触:“过去外出打工不仅收
5月23日,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就业服务中心装载机实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学习景象。在专业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有条不紊地进行装载机前进、后退、升降、装料等实操训练,分组练习模式让现场秩序井然。正蓝旗哈毕日嘎镇辉斯高村的牧民郝成全深有感触:“过去外出打工不仅收入少,还没有职业资格证。现在政府把免费考证培训送到家门口,拿到技能证书后,找工作的选择更多了,收入也更有保障,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难题!”
5月23日,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就业服务中心装载机实训现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基。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将技能培训作为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关键钥匙”,构建起“政策引导—需求对接—培训实施—就业保障”全链条工作机制。截至4月底,全盟已累计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106人次,完成全年计划的81.74%,就业促进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5月23日,学员正在装载机上实训。
为让培训真正“落地生根”,锡林郭勒盟打出创新“组合拳”。今年3月,在正蓝旗就业服务中心推动下,锡林郭勒盟腾荟职业培训学校与正蓝旗万客隆购物中心达成校企合作。双方围绕岗位需求开展定制化培训,学员通过实习积累经验,购物中心优先录用合作学员,成功打通“培训结业即就业”直通车,开辟就业促进行动新路径。
在培训内容规划上,锡林郭勒盟坚持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对青壮年劳动力开展电商直播、电工焊工等现代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类技能培训;为新型经营主体量身打造创业培训、文旅融合等生产经营类培训项目。结合地区产业特色,将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用工需求、劳务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推出民族手工艺、奶制品制作等地域特色培训课程,实现产业需求与技能培训的精准对接。
奶制品制作等地域特色培训课程。(资料图)
面对农牧区地广人稀、生产季节性强的实际,锡林郭勒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少鹏说:“我们灵活调整培训策略,把农闲、休牧期变成技能提升黄金期,还把电工、烘焙、电商运营等实用课程送到农牧民家门口。这样既能让大家兼顾家庭生产,又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帮助越来越多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资料图)
如今,通过“内容精准分层+方式时空适配+校企协同合作”的系统化就业促进模式,锡林郭勒盟正帮助越来越多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拓宽就业“赛道”,提高就业质量,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的目标。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璐
新闻编辑:莎日娜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