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道是由管子、管件、法兰、阀门等组件组成的管状系统,主要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介质,具备分配、混合、控制流体流动等功能。
管道是由管子、管件、法兰、阀门等组件组成的管状系统,主要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介质,具备分配、混合、控制流体流动等功能。
一、管道分类
1. 直管
用于直线输送段,常见类型包括耐磨直管(高耐磨性,适用矿石、粉体输送)和通用直管(如PVC直管,用于建筑给排水)。
2. 弯管
• 弯头:通过弯曲改变流向,常见角度为45°、90°、180°,平滑度由弯曲半径决定;
• U型弯管:替代两个90°弯头,简化管道布局;
• 特殊弯管:如弧形弯管,用于绕避障碍物(如卫生设备冷热水管)。
3. 分支连接件
• 三通/四通:实现单点或多点分支,应用于家庭供水、工业流体分配等场景;
• 异径管(大小头):连接不同管径的管道,分为同心型(平滑过渡)和偏心型(节省空间)。
二、管道耐磨材料修复方案:
(一)、制定施工方案:
检查待修复管道,特别是易腐蚀磨损部位的情况,根据工件确定修复后设备应达到的公差范围,制作相对应的模具。
耐磨修复材料选材,根据输送流体颗粒的大小和工作温度选择合适的耐磨材料,常温条件下,建议选择使用NPT-C-12、14、16号耐磨修复涂层材料。
(二)、表面处理工艺
1. 需要对设备冲蚀缺损部位补焊的,首选要进行补焊,用砂轮机修复原尺寸。
2. 脱脂、除潮处理:用氧气乙炔烘烤工件表面,去除油脂。
3. 喷砂或打磨除锈: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层,目视检查,工件基面可见均匀的金属本色。处理后的工件要注意防潮。
(三)施胶工艺
常温下,根据实际用量,将AB组份按比例在电子秤上混合搅拌均匀。如大规模施胶,在容器内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以搅拌出的胶液流淌有光泽为准,建议最大量不超过5公斤,条配好的胶沾剂最好在3分钟内使用完毕。
当温度低于18度时,先将A组份常温耐磨材料加热至30~40℃,然后将AB组份按比例混合搅拌;同时将工件在加温箱内预热至40度左右;施胶工具在加热盘上实时预热,温度以70-80度为益,更有利于施胶;用批刀或塑料刮板将混合后的耐磨修复材料涂覆工件防护或磨损部位,朝一个方向涂覆,使涂覆面平整、光滑、无气孔、坑洼、漏铁等现象。
常温固化,一般固化24小时后可投入使用。加温固化:把工件放置在加温炉中加温炉至80℃,加温约2小时,达到完全固化。
(四)研磨、验收
1.研磨:加温固化后的工件严格按照工件的尺寸进行研磨处理,打磨至标准尺寸。
2.验收:按照设备组装标准进行组装,达到设备正常运行标准。
3.喷漆:经检验合格后,对工件进行喷漆,要求喷漆表面均匀,不允许有流挂现象。
来源:耐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