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RO,指的是医药研发外包,它主要接受药厂的委托,为新药开发时提供所需的非临床与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等服务,属于创新药研发产业链中“卖铲子”的行业。从今年一季报来看,多家cro企业的业绩开始出现回暖,其中订单规模增长和海外业务增长,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动力。
CRO,指的是医药研发外包,它主要接受药厂的委托,为新药开发时提供所需的非临床与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等服务,属于创新药研发产业链中“卖铲子”的行业。从今年一季报来看,多家cro企业的业绩开始出现回暖,其中订单规模增长和海外业务增长,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动力。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cro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的优势、亮点以及最新的财务表现如何,看看谁的发展潜力大。
优势:药明康德是全球唯一实现CRO+CDMO全产业链覆盖的超级平台,业务涵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工艺开发及商业化生产,形成“一体化、端到端”闭环服务。。
亮点:药明康德在AI驱动药物研发领域领先行业,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技术团队规模超5万人,工程师红利显著。公司着眼于全球化布局,深度绑定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8家,客户黏性极强。
优势:公司是中国临床CRO绝对龙头,专注临床试验全流程服务,尤其在多中心国际临床试验(MRCT)中占据主导地位。公司拥有全球化的患者招募网络,覆盖亚太、欧美等40个国家。
亮点:公司通过“投资+服务”双轮驱动,深度绑定创新药企。2024年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例达37%,投资组合包括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30余家Biotech公司,形成“临床试验资本孵化商业化”的生态闭环。
优势:公司是全球临床前安评领域的技术标杆,拥有国内唯一两家通过美国FDA 、GLP认证的实验室,实验动物资源覆盖基因编辑模型猴、犬类等稀缺品类,市占率超35%。
亮点:公司在基因治疗安全性评价领域建立垄断地位,2024年承接全球50%以上的AAV病毒载体安评项目。其自主研发的“人源化肝脏小鼠模型”将药物肝毒性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5%,技术溢价使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
优势:公司是小分子药物研发全流程服务商,实验室化学能力全球前三,服务覆盖超600家药企,包括辉瑞、默克等巨头。公司通过“CRO+CDMO”协同模式,将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的70%。
亮点:公司在ADC药物研发领域突破显著,2024年新增ADC项目订单同比增长180%,建成亚洲最大的抗体偶联平台。
了解完四家公司的优势和亮点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最近的财务表现如何。这里我将采用杜邦分析法,通过拆解roe三大指标,来揭开它们赚钱的秘密。
roe=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指的是企业每卖出100元商品,能净赚多少钱。
最近几年,除了药明康德的销售净利率一直在不断提升外,其余三家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不过进入今年一季度后,除了康龙化成外,昭衍新药和泰格医药的净利率开始出现了明显反弹。
目前,销售净利率最高的是药明康德的38.48%,这意味着公司每卖出100元商品,能净赚38元多,非常的优秀;其次是昭衍新药,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销售净利率排名为: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的总资产每年能周转几次。
总体来看,四家的总资产周转率在最近几年,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状态,其中以药明康德的下降速度最快。目前来看,总资产周转率最快的是康龙化成的0.128次,其次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总资产周转率排名为: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权益乘数权益乘数,指的是企业财务杠杆的高低。
四家中,除了康龙化成的财务杠杆在最近几年有所下降外,其余三家的财务杠杆均表现为稳中有升的状态。
目前,财务杠杆最高的是康龙化成的1.661倍,其次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财务杠杆排名为: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
第一名,药明康德:(roe≈6.04%),其销售净利率第1,总资产周转率第2,权益乘数第2。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最高,总资产周转率与权益乘数均较高,三者协同推动公司的roe最高,排第一。
第二名,康龙化成:(roe≈1.91%),其销售净利率第4,总资产周转率第1,权益乘数第1。由于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最高,虽销售净利率最低,但仍使roe排第二。
第三名,昭衍新药:(roe≈0.51%),其销售净利率第3,总资产周转率第4,权益乘数第3。公司的各指标均无显著优势,roe排第三。
第四名,泰格医药:(roe≈0.46%),其销售净利率第2,总资产周转率第3,权益乘数第4。虽然公司的销售净利率第二高,但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最低,拖累roe的整体表现,排第四。
总体来说,cro行业在经历几年的调整之后,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复苏迹象。其中药明康德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全球化能力,构建了“中国效率+全球合规”的生态壁垒,继续领跑行业;泰格医药虽受国内价格战冲击,但其国际多中心试验能力和“投资+服务”模式,仍具备长期竞争力;昭衍新药作为临床前安评领域的技术标杆,通过稀缺动物资源和AI辅助诊断技术,在基因治疗安评市场占据重要市场份额;而康龙化成则以小分子研发为基本盘,通过ADC药物平台和AI合成优化技术,在大分子与基因治疗领域进步明显。
来源:四叶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