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手2025》第二期林志炫的离场,撕开了音乐综艺资本游戏的暗面。当00后黑马苏离以“赛博戏曲”横扫票仓时,这位用三十年打磨唱功的老将,正站在被算法淘汰的悬崖边。节目组次日公布的投票明细显示,苏离的“虚拟戏服”特效吸引的Z世代观众贡献了62%的票数,而林志炫的
《歌手2025》第二期林志炫的离场,撕开了音乐综艺资本游戏的暗面。当00后黑马苏离以“赛博戏曲”横扫票仓时,这位用三十年打磨唱功的老将,正站在被算法淘汰的悬崖边。节目组次日公布的投票明细显示,苏离的“虚拟戏服”特效吸引的Z世代观众贡献了62%的票数,而林志炫的“教科书级演唱”仅在35岁以上群体中占优。
资本早已在规则中埋下伏笔。新启用的“全民制作人”赛制,将投票权重向短视频平台倾斜,苏离们自带的“碎片化传播”基因天然适配。林志炫在后台采访时苦笑:“我的歌要听完四分钟才入戏,现在大家只给15秒耐心。”这句话道破残酷真相——在流量至上的战场,艺术沉淀沦为陪跑道具。
更隐秘的操控藏在细节里。苏离夺冠当晚,其经纪公司股价暴涨17%,这与节目独家冠名商某科技公司第三大股东的身份形成微妙呼应。而林志炫坚持的“不修音、全开麦”原则,在资本眼中不过是增加播出事故风险的变数。当何炅含泪宣布结果时,导播切给赞助商的镜头长达8秒,这个数字恰是广告法规定的最大时长。
这场“意外”实则是资本重构音乐话语权的宣言。林志炫的眼泪,浇灌着新消费时代的土壤——当算法比耳朵更懂音乐,老将们的坚持,终将成为资本盛宴中最昂贵的祭品。
来源:老奶奶文字动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