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有一项超级大工程,持续建设了73年,其范围覆盖435.6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我国土地面积的半壁江山。 这不是在太空建家园,也不是在海面上修浮桥,而是植树造林,一项看似朴实却充满挑战的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
在中国,有一项超级大工程,持续建设了73年,其范围覆盖435.6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据我国土地面积的半壁江山。 这不是在太空建家园,也不是在海面上修浮桥,而是植树造林,一项看似朴实却充满挑战的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
从1978年开始,这项工程旨在拯救我国荒漠化,恢复三北地区的林业经济。 73年的跨度,意味着几代人的努力。
据统计,我国三北地区沙漠化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超过4亿人口受到影响。 而“三北”防护林工程,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这项工程分为八期,时间跨度从1978年持续到2025年。 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人工造林、飞机播种、封山封沙等多种方法,建造一个塞上江南。
如今,工程已进入第六期建设阶段,2022年启动了20个科学绿化试点县建设,2023年10月,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告捷。 甘肃张掖、内蒙古东部等地,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在这些地方,工程首先解决荒漠化问题,然后选择一批重点建设防护栏体系。 去年12月,国家林草局宣布,2023年已完成造林600多万亩。
这个数据令人振奋,也再次证明了中国的意志力。 比起那些恢弘的项目,植树造林这个工程看似朴实,却是中国百姓和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
在辽宁北庙子村,有12户人家选择留下,投身植树造林。 他们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更愿意亲自治理。
这种对家乡和土地的热忱,正是中国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的原因。 面对荒漠化,我们为什么要治沙?因为荒漠化不仅威胁着生态环境,还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损失的经济高达1200亿元。 治理荒漠化,势在必行。
如今,“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仍在持续发展和建设。 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的“塞上江南”,将成为现实。
来源:多才可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