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州军区守备师电影队,坚持面向基层,为部队服务的方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搞好电影宣传工作,连续6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连续5年被兰州军区评为先进电影队,1986年12月,兰州军区授予“为基层服务的优秀电影队”荣誉称号。
电影队和师政治部历任领导合影
兰州军区守备师电影队,坚持面向基层,为部队服务的方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搞好电影宣传工作,连续6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连续5年被兰州军区评为先进电影队,1986年12月,兰州军区授予“为基层服务的优秀电影队”荣誉称号。
守备师电影队经常利用党团活动和政治教育时间,对放映员进行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放映员树立了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为方便部队,他们主动改各单位到师部取片为从长途汽车站发片。4年多,他们及时传递影片3000多部(次)。电影队除放映电影外,还承担了布置会场、美化环境、绘制幻灯、办宣传橱窗、放映录相、组织节假日文化活动及文化中心的管理等任务,在编制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几乎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多数节假日没休息过,但谁也不叫苦叫累。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电影队重视抓好放映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一专多能训练。有计划地组织放映员学习业务知识和操作技术,每季度进行一次考试,自费订购有关杂志、书籍,借以扩大知识面,向一专多能发展。全队同志普遍达到了会放映、会维修、会讲普通话、会写美术字、会绘制的“五会”要求。
电影队以总政治部1980年颁发的《放映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组织全队开展安全、优质放映竞赛活动,制定了三定(定机、定人检查影片、定期保养机器)、三查(映前、映中、映后检查机器)、三勤(勤保养、勤擦拭、勤跑试片环)制度,连续7年实现百场安全无事故。
电影队坚持围绕部队建设精神文明活动和政治教育,开展电影宣传,搞好影片汇映。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和热爱大西北教育时,组织放映了《海囚》、《昆仑山上一棵草》等影片;进行反腐蚀教育时,组织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影片的汇映。
电影队队长 何 龙
1984年1月,兰州军区在该师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试点,他们把与教育内容有关的影片或片段,穿插在教学中。放映后出思考题,留影评作业,先后配合放映了《先驱者之歌》、《南昌起义》和揭露资本主义腐朽本质的《百万英镑》、《金环蚀》等12部影片。《解放军报》在报道这一做法时加了短评,指出:“这是政治教育的大胆改革。”他们还把抓好群众性影评活动作为配合部队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组织成立了各级影评小组,坚持开展影评活动。1983年以来,全师干部、战士写影评稿件达 2700 多篇;组织影评座谈会220多次;连队干部战士说,电影队教给我们“一种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电影队坚持结合部队中心工作办好广播和幻灯。根据部队工作安排,利用营区有线广播,分别办起了“理论学习”、“教育训练”、“连队生活”等专题节目。1981年以来,共编播连队稿件4000多篇,较好地配合和指导了部队的工作;改造、革新了三镜头宽银幕幻灯机,使其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更加接近电影;在幻灯画面制作上,改单一绘画为字幕、特技、拍摄黑白、彩色反转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手法,增强艺术感;在宣传内容上,运用幻灯介绍典型经验,宣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传播军政训练和管理教育知识,充分发挥了幻灯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
电影队在完成好宣传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办各种服务项目,热情为部队和地方群众服务。3年中,先后为干部战士无偿修理收音机120 多部,为军内外修理电视机80多台;举办了4期两用人才放映学习班,有12人取得了合格证书;开办了彩色摄影服务部,为战士拍摄彩照2000多张,价格低于地方国营照相馆30%他们研制革新的三镜头宽银幕幻灯机,荣获兰州军区“技术革新奖”和“科技成果奖”后,电视、报纸相继作了报道,军内外先后有近百个单位派人前往参观学习。1984年下半年,他们自筹资金,办起了幻灯机厂,产品销往兄弟部队和地方。他们还为宁夏军区部队代培幻灯绘制骨干100 余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比较偏远的盐池、同心等县,巡回培训幻灯技术骨干80多名。
来源:拂晓哨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