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强调,退伍一定要要工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17:29 2

摘要:当时很多战友不理解,觉得他服役18年,若是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肯定排名比较靠前,能有很大机会安置到事业单位。

去年,服役18年的战友老孙脱下军装,在战友们不解的目光中,毅然选择了逐月领取退役金的安置方式。

当时很多战友不理解,觉得他服役18年,若是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肯定排名比较靠前,能有很大机会安置到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那点死工资够干什么?”,面对战友的劝说,当时的老孙信心满满,“我拿两份收入不香吗?”

可这才过去几个月,他就已经后悔了。

老孙老家是河南小县城的,普遍工资不高,这也是当初他非要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的原因。

在老孙的规划中,退役后,自己每个月领取一份退役金,再到社会上找一份工作,两份收入加持,生活必定更上一层楼。

然而,等到他真正踏入社会,才发现有份稳定的工作保底的可贵。老孙18岁入伍,服役16年又延期2年,退役时已近 37 岁的他,早已错过了就业黄金期。

他本以为在部队摸爬滚打多年,凭借肯吃苦的精神总能闯出一片天,却不曾想,现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像送外卖、快递等入行门槛不高的基础岗位都竞争激烈,大量和他一样不怕吃苦的人正面临失业困境。

曾经尚可作为退路的建筑工地,近年来也因行业不景气岗位锐减,即便勉强就业,薪资也不高了。

接连尝试几份工作未果后,老孙陷入恐慌。最终,老孙在他人的建议下,在夜市租了一个小摊位,售卖凉皮、淀粉肠等小吃。

一来投资少,就算是赔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二来白天时间充裕,还能出去找点儿活干,跑个滴滴什么的,也能赚点。

老孙说,每天晚上11点后到家,累得跟孙子一样,真是后悔当初没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

不管是复员也好,逐月也罢,大部分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毒打后,没有混出什么名堂,都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这个时候,一份稳定的工作,极具吸引力。因此,“选择要工作没有后悔的”这句话的含金量,持续上升。

而这一观点的背后,蕴含着工作保底对退役军人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稳定性高:抵御风险的“安全网”。每种安置方式都有其优势,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选择失误的代价。

以逐月退役金为例,在小城市看似数额可观,却难以覆盖家庭长期需求——谁敢用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去赌市场波动?

若无法及时找到工作缴纳社保,年龄增长后的再就业将更加艰难。反观转业或政府安置工作,工资、社保、医保均有制度托底。

即便面临经济波动,如疫情期间或行业调整期,仍能保障基本收入,为退役生活构筑可靠防线,也为家庭稳定发展提供基石。

(二)福利待遇:隐性价值的“加分项”。对于大部分战友来说,体制内绝对是大家心仪的岗位,但国有企业的待遇,也不差。

以身边安置到国企的战友来说,出差有出差费,加班有加班费,看着工资不高,但各种费用加起来,月入过万也是有的。

而且,每个季度单位都会发放米、面、油等福利,孩子的幼儿园托管费还会给报销,一点儿不比体制内差。

而自己到社会中就业,难以获得好的就业岗位不说,基础岗位薪资单一,弹性大但保障性低,多数也都没有福利。

(三)成长空间:从“适应社会”到“扎根社会”的缓冲带。社会就业岗位普遍要求“到岗即上手”,根本不会招聘一个没有经验的人,等待他成长。

而安置工作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宝贵的适应期,不会的技能可以学,陌生的领域有人带,逐步完成从“军事人才”到“社会人才”的转型。更重要的是,稳定的工作平台能帮助退役军人快速重建社交圈、重拾自信。

例如,体制内或国企的团队协作环境,可缓解退役后的心理落差,助力其以更从容的姿态融入社会。

(四)心态建设:破解“退役迷茫”的关键钥匙。告别军营后,许多战友会经历身份转换的迷茫期。稳定的工作如同“人生锚点”,能帮助他们快速定位自我价值,避免陷入“吃喝玩乐新鲜感褪去后的空虚”。

反观无固定工作的战友,当退役初期的新鲜感消散,长期失业或就业不稳定极易引发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家庭关系。一份踏实的工作,实则是守护心理健康的“心理防线”。

老孙的故事并非否定逐月领取退役金这种安置方式的价值,而是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安置方式的选择,一定不要轻易,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地域

经济发达地区,逐月可能更灵活,因为就业机会多,就业更容易。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工作更为稳妥,不用面对就业问题。

2.年龄

35岁以下,存在试错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35岁以上,试错空间小,稳定性优先。

3.家庭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好的,有足够的资金保底,怎么选都没有错。普通家庭,建议以要工作为主,旱涝保收,稳定性高。

4.是否有立足技能

有立足技能的,能在社会上轻易就业的,可以选择逐月,两份收入能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没有立足技能的,还是以稳妥为主,要工作,能为家庭带来更多保障。

而老孙的困境也提醒着我们,要为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战友,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比如,需要建立退役军人职业能力评估体系、应当完善逐月退役金的动态调整机制、推出更多优质岗位向退役军人倾斜政策等等……

写在最后:

“选择要工作没有后悔的” 背后,是退役军人对“确定性”的本能追求。

在时代变迁与市场波动中,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对抗不确定性的“盔甲”。无论选择何种安置方式,关键在于结合自身实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毕竟,退役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赛道的“起点”。

■欢迎积极投稿,邮箱:jiankesan001@163.com;点个“在看”鼓励一下剑客呗


自愿加班。

来源:三剑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