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提醒!80%电信诈骗都是这五种,诈骗剧本升级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4 18:13 2

摘要:2025年5月17日,天津宁河李某在家刷抖音时,看到一个博主直播说在家做刷单兼职可以赚钱,李某心动了,于是关注并添加了对方为好友。在对方指导下,李某下载了一款名叫“XXY”的APP,接待员和“高级导师”带其刷单。刚开始,李某试着做了一些小额任务,很快收到了返利

最近

这些套路又升级了

快来看看

都有哪些新变化

TOP1.刷单返利类诈骗

2025年5月17日,天津宁河李某在家刷抖音时,看到一个博主直播说在家做刷单兼职可以赚钱,李某心动了,于是关注并添加了对方为好友。在对方指导下,李某下载了一款名叫“XXY”的APP,接待员和“高级导师”带其刷单。刚开始,李某试着做了一些小额任务,很快收到了返利。后面,任务金额越来越大,李某通过某东、某宝、某程等APP先后向对方转账28000元,却一直没有返还本金和佣金,这才意识到被骗。

第一步,社交引流:刷视频的人越来越多,诈骗分子引流的的阵地也转移到了短视频平台,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吸引诈骗目标;

第二步,任务陷阱:要通过小额任务建立信任,吊起受害者的胃口,引诱受害者加大资金投入;

第三步,连环诈骗:以“连单任务”“操作失误”不能提现为由,让受害者陷入拒绝沉没陷阱,不断加大投入,并且利用各种托,怂恿和诱惑受害者转账。

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好事。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TOP2.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2025年4月25日,云南水富的赵先生刷到一个“炒股专家”的短视频,称拥有专业团队,并掌握“内部消息”,可以免费教人炒股赚钱。由于近期炒股一直亏损,抱着试试的想法,赵先生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将赵先生拉入一个企业微信群里,群里有“理财专家”每天进行市场分析,有不少“客户”每天发布盈利截图。观察一段时间后,赵先生也下载了一款叫“财达”的APP开始炒股。第一次,赵先生向对方转账31300元充值,购买的股票都涨了。5月11日、15日,赵先生两次追加投资,对方让赵先生在各大平台购买贵重物品寄到指定地址,共计203681元。5月19日,赵先生准备提现,平台要求赵先生缴纳分红手续费。赵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464980元。

第一步,寻找目标: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炒股赚钱的相关内容或者直播,吸引有炒股意愿的受害者主动上钩;

第二步,话术诱导:

第三步,转账陷阱: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网站或者手机APP上不断注入资金,当受害者想要提现时,以“账户冻结”“交税”等理由诱骗受害者进一步转账。

投资理财务必选择持牌机构,不要向个人账户或名称和平台不一致的对公账户转账,拒绝线下现金、贵重物品交易,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TOP3.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近日,云南屏边的章某囊中羞涩,正好在网上看到一条网贷广告,称“不看征信、极易下款”。章某于是按照提示下载了一款贷款APP,提交资料申请贷款。很快平台通过审核,给章某20万贷款额度。章某点击提现,却发现提现失败。“客服”称章某银行卡号输入错误导致贷款被冻结,需要支付20%的解冻金进行解冻。章某转账后提现依然失败,“客服”称银行卡流水不足,需要继续转账10万元。章某意识到被骗报警,被骗39987元。

第一步,广告引流: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网页推送虚假贷款广告,吸引需要贷款的用户前来咨询;

第二步,话术诱导:

第三步,缴费陷阱:用户提现时,虚构“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解冻费”“手续费”等名目,并以不提现也要还款、贷款诈骗罪等进行恐吓,诱导多次转账。

正规贷款平台不会要求先缴费,贷款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贷款没有下款是不需要还款的。

TOP4.冒充客服类诈骗

2025年5月16日,四川眉山谢某某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电话,说他开通了抖音直播业务,每个月会自动扣费800元,如不需要可以取消。谢某某提出取消,在“客服”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叫“腾讯会议”的APP,开启了屏幕共享,并根据指示打开了手机银行。随后,谢某某的手机突然黑屏,等手机屏幕重新亮起,谢某某发现银行卡里273000元不翼而飞,赶紧报警求助。

第一步,制造恐慌: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快手、拼多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客服,以保险到期、开通服务等自动扣费为由,引起受害者恐慌,要求关闭业务;

第三步,资金转移:诱骗受害者打开手机银行,泄露银行密码,将银行卡里的钱转走或者盗刷。

TOP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2025年4月,谭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某公安局民警,说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其中一名嫌疑人供述给谭女士的银行卡转了一笔好处费,需要对谭女士进行调查。谭女士正在医院看病,说去不了,对方引导她添加了另外两名“警察”和“检察官”为QQ好友,进行网络办案。“警察”说要对谭女士的银行卡进行冻结,并且要她交代自己的财产情况,好对她的资金来源进行清查。最后,对方还要求谭女士将钱全部取出,用纸箱装起来寄到指定地址,保证查清后退还给她。钱寄出几天后,谭女士到派出所咨询,才发现自己被骗。

第一步,身份伪装: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报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出示“警官证”等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再以受害人涉案为由引起受害人恐慌;

第二步,心里施压:通过设定警察、检察官等多个角色相互印证,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受害人保密,伪造“通缉令”,谎称冻结银行卡等让受害人言听计从;

第三步,资金清洗:诱导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以“验证清白”,或者让受害人将钱取出寄到指定地址进行清查。

公检法机关绝不会电话办案,也没有“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将钱寄到指定地址,涉及钱财立即挂断核实。

警方提醒

不论骗术怎么变

来源:高台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