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拿王楚钦来说,他一天三赛,记者问他累不累,他轻描淡写地回了句“习惯了”。更夸张的时候,他一天五赛,场场零封对手,愣是一句怨言都没有。你说累,可单打比赛怎么就不见你喊累呢?混双明明是第一场,按理说单打才是压轴大戏,结果混双时状态却差得离谱。
他在采访里抱怨自己累得不行,体力和精力都快被榨干了。其实,累并不是什么问题,谁不累呢?哪个运动员不是咬着牙,硬扛着三四场比赛的强度过来的?
就拿王楚钦来说,他一天三赛,记者问他累不累,他轻描淡写地回了句“习惯了”。更夸张的时候,他一天五赛,场场零封对手,愣是一句怨言都没有。你说累,可单打比赛怎么就不见你喊累呢?混双明明是第一场,按理说单打才是压轴大戏,结果混双时状态却差得离谱。
有网友说得挺狠:“混双练不好,单打就不该让你上。”小小年纪,比赛一有双打就先想着保存体力,新加坡大满贯那次不也是这样吗?新周期刚开始,国乒就输给日本,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毕竟,“动漫组合”可是国乒为洛杉矶奥运精心打造的王牌,肩上的担子可不轻。输了比赛还抱怨累,谁会信呢?
其实,竞技体育哪有不累的。赛场上,汗水混着心跳,肌肉酸得像被石头压着,脑子里还得时刻盘算对手的动作。累是常态,赢才是目标。王楚钦那句“习惯了”,背后是多少凌晨在训练场的坚持,多少次咬牙硬撑的瞬间。你看他比赛,球拍挥出去仿佛要把空气劈开,眼神里满是狠劲。反观小石头,采访里那句“累”,与其说是身体疲惫,不如说是心态没跟上。赛场不是诉苦的地方,观众想看的是你怎么把球打回去,而不是听你抱怨有多辛苦。
我记得有次看直播,王楚钦混双比赛后,衣服湿得能拧出水,头发黏在额头上,喘气都带着节奏。他没说累,笑着跟搭档击掌,然后立马准备下一场单打。那种状态,你能感觉到他不是不累,而是把累当成了日常,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小石头这话一出口,弹幕瞬间炸了,网友吐槽:“谁不累啊?你看隔壁林高远,三十好几了还在拼混双,累得脸都白了,也没见他喊。”确实,林高远那场比赛,球速快得像子弹,把对手打得找不着北,结束后还跟教练讨论战术,哪有时间抱怨?
说回混双,国乒这几年对这块的投入非常大。东京奥运后,混双成了各队必争之地,洛杉矶周期更是重点。“动漫组合”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训练量、资源倾斜都摆在那儿。可新周期刚开始,就在日本队手里栽了跟头,这不只是技术问题,心态也得背锅。混双和单打不一样,讲究的是配合,两个人得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一方想着省点力气,另一方再努力也是白搭。网友说得没错,混双要是练不好,单打的机会就得掂量掂量了。毕竟,奥运赛场不等人,国乒的对手可不好对付。
日本队这几年进步神速。张本智和每次比赛都像打了鸡血,球路又快又狠,把国乒逼得不敢松懈。早田希娜在女单和混双上也步步紧逼,技术越来越细腻。反观咱们这边,年轻选手要是还抱着累了就歇歇的心态,怕是要被对手甩得更远。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在于此,你稍微一松懈,别人就追上来了。就像那句老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累是每个运动员的必修课,谁能把累扛过去,谁才能笑到最后。
我有时候挺替小石头惋惜的。他技术底子不差,反应快,球感也好,可就是少了点狠劲。记得有场比赛,他混双失利后,低着头走回休息区,手里攥着毛巾,像个犯了错的小孩。那一刻,你能感觉到他不是不想赢,而是没找到赢的节奏。赛后采访,他说自己太累了,状态没调整好,这话一出,弹幕又是一片吐槽:“状态不好就别上啊,机会留给能咬牙的。”这话糙,但理不糙。国乒的替补席上,能打的人多的是。
其实,累不只是身体的事儿,心态更关键。像许昕,当年混双和单打双线作战,忙得不可开交,照样能把对手打得满地找牙。他有次比赛后笑着说:“累?累就对了,说明你还在拼。”这话听着多提气!反过来,小石头要是能把“累”字咽回去,换成一句“我还能再打”,估计粉丝都会多几分敬佩。毕竟,观众喜欢的是那种就算腿软了、手抖了,还能一拍子把球砸过去的选手。
说到这儿,我想起件事。有次看国乒训练,教练让队员们凌晨四点起来练发球,球馆里灯光昏黄,球拍撞击的声音像鼓点,咚咚咚地响。队员们累得直喘,汗滴在地板上都能画圈。可没人喊停,也没人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赛场上的每一分,都是从这些汗水里抠出来的。小石头要是能多点这种咬牙的劲头,估计就不会被网友喷得那么惨了。
当然,也不是说小石头没救了。他还年轻,路还长,改改心态,多磨磨配合,未来未必不能翻盘。国乒的传统就是这样,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再爬,总能找到赢的办法。只是,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赛场上的每一拍,都得靠自己去拼。就像王楚钦说的,“习惯了就好”。累,是竞技体育的通行证,但赢,才是最终的奖杯。
希望小石头能明白,赛场不是用来诉苦的地方。观众的掌声,只会给那些把累藏在心里、把狠劲打在球上的选手。洛杉矶奥运还远,但时间不等人。混双的担子,“动漫组合”得扛住了。别再让累成了借口,拿出点真本事,让日本队看看,国乒的王牌可不是徒有其表。
来源:乒乓特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