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丨中美关税波动 看东莞企业如何 “主动破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19:02 1

摘要: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并开启了90天关税缓冲期。关税迎来缓冲期,东莞制造加速“出货”,外贸活力显著提升。5月23日晚,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外贸复苏 拉升运力需求》专题报道,聚焦中美

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并开启了90天关税缓冲期。关税迎来缓冲期,东莞制造加速“出货”,外贸活力显著提升。5月23日晚,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外贸复苏 拉升运力需求》专题报道,聚焦中美贸易复苏后的最新进展。记者深入东莞实地走访电商物流企业、电子企业,探访东莞外贸企业如何通过培育新动能、开拓新市场,在新形势下打开发展新局面。该报道由东莞广播电视台协助拍摄。

关税下调直接利好:企业业务量 “一夜回春”

中美对等关税下降后,港口出货量大增,5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东莞的广东联宇物流有限公司。正在楼顶踢足球的公司副总裁李小聪心情大好,“中美关税终于下跌了,对中国出海品牌商和电商物流一定是个大利好!”李小聪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业务量5月14日就已经恢复到关税上涨之前的状态。

广东联宇物流有限公司产品中心副总经理闫辰浩介绍,关税下降之后,公司所有员工马力全开,“有的去接收客户的订单,有的去帮客户安排货柜,有的去找船司订舱,帮客户安排好出运计划。留给客户出货的时间大概有2个月的窗口期,因为海运还有1个多月走的时间。”

为了抓住窗口期,对等关税下降的消息一出,已经有不少美国客户抓紧时间,超量补货。

广东联宇物流有限公司营销顾问魏文霞介绍,“我这个客户是做亚马逊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的,他单个仓库以往只发几百公斤,适当补货进去,现在他单个仓库补货2-3吨。”

中美之间的跨境物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商超等大型采购商,委托美国的物流企业,进行商品的跨境运输。另一种则是电商物流,中国的厂家,委托国内的物流企业,向国外电商平台运输商品。

李小聪告诉记者,中美关税大幅下调后,美国的大型商超也主动找到他们,提出由他们来把中国的商品发运到美国去。“沃尔玛的贸易商直接找到美东公司,亲自来到我们东莞公司跟我们探讨怎样把中国的货,用成本最优的方式送到美国。”

在李小聪画出的两种物流形式成本分析图中,可以看到:传统物流中含有代理服务费用,而电商物流中,不包含代理服务费,成本更低。因此,美国大型商超采购商,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也开始尝试使用成本更低、来自中国的电商物流。

”以后贸易商物流决策权,改为中国的生产方做决策。我们就在生产方的旁边,我们最了解生产方的需求,这是一个大利好。”作为电商物流企业,李晓聪口中提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利好”,那么生产企业的订单情况到底如何呢?

记者首先赶到了一家生产耳机的电子企业,他们的产品95%出口到世界各国,中美关税大幅波动前,出口美国的份额达到50%左右。

广东声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文武:“这是上个月做好准备发往美国的货,已定好船期这个月就要走了。近期关税下调后,订单多了不少,相比我们上个月增长了30%左右。”

邓文武告诉记者,新下的订单以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为主,传统的美国商超大型采购订单还没有下。“像这条生产线是给美国供货的,这条是我们平常正常生产的,主要是给印度、中东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邓文武说。

那么美国传统的大型商超采购订单,为何还没有签订呢?

邓文武告诉记者,美国大型采购商已经多次打来电话,但由于大型订单,从定金、付款、备料、生产排期、交付、到海上运输,需要的时间往往会超过90天,所以,美国的大型订单客户目前仍然犹豫不决。

“因为这个订单体量比较大,他们目前主要顾虑关税90天的期限,90天之后会怎么样?他们可能还在观望。”邓文武说。

但邓文武信心十足,虽然目前越南、印尼等国家也有不少企业在生产耳机,但中国生产的耳机供应链最全、品质最高,所以他相信,美国商超的大型订单最终还是会回到中国。

模式之变:从 “被动承压” 到 “主动破局”

在东莞,记者了解到,中美大幅下调关税后,很多公司对美贸易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李彦达是一家生产胸贴的企业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关税大幅上涨时,美国的商超采购商希望他们多承担部分关税成本。出于同舟共济的考虑,李彦达把一款产品的价格从2.1美元降到1.8美元。让李彦达没想到的是,中美关税下调后,美国的采购商却不愿意再把价格回调到2.1美元。“很多产品在价格降下来之后,涨不回去了,其实我身边很多人都遇到这种情况。”

美国采购商表示,按1.8美元的价格,他愿意把订单数量提升1倍,但没有利润,甚至亏本的价格,让李彦达很难接受。“现在一直僵持不下,今天我们的业务还在给我聊这个事情,客人就是不松口,不同意调回到以前的价格。”

李彦达决定加大美国的电商销售。在企业的电商销售部门,这里的每个销售人员都在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平台开设2-3家店铺。“我直接绕开中间商,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增加这方面业务的人员,现在团队已经有30多人,每天订单在2万多单左右。”通过这样的调整,李彦达所在公司的对美销售,电商占比已经从50%提升到58%,利润也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李彦达他们也在不断开拓其他市场,目前美国市场的占比已经从50%下降到25%左右。记者准备离开时,见到了来自孟加拉国的2位采购商,他们刚谈成一笔40万元的订单。

孟加拉国采购商:“这种产品很受我们当地市场欢迎,孟加拉国每年有100万左右的需求量。”

做出市场多元化选择的还有中旺玩具(东莞)有限公司。

2年前,他们美国客户占比高达50%以上,通过开拓欧洲市场,目前对美销售占比已经降低到25%左右。中旺玩具(东莞)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国霞介绍告诉记者,中美关税大幅上涨时,美方暂停了订单。于是,她紧急约谈欧洲客户增加订单,填补了美国订单的产能空缺。现在,中美关税下调后,美国采购商提出重新启动订单的生产,但陈国霞拒绝了这个要求。“要求我们加班加点给他们紧急出货,我们拒绝了。因为我们现在是全球布局,我们是多元化的市场,没有办法为了他这单,把别的客人的订单停下来。”

企业一方面在赶订单,一方面在加大新产品的研发。陈国霞告诉记者,她在工厂住了3个月没回家,带领员工研发出多款新玩具。“这个是一个休闲的锤锤乐,方便我们休息时用。取下来它是一个独立的玩具,有很多表情。在办公的时候如果经常感觉累,血液循环不是很好的话,用这个很解压、很舒服。2月到现在我们推出了800-1000款新品,如果甲方和我们的创新中心合作,那就会实现双赢,强强联合,甲方不和我们合作,那他会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记者注意到,这家企业新引进了绣花机、激光裁切机等各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陈国霞直言,这次中美关税波动,也给她敲响了警钟,不能总是埋头干活,更要抬头看路。“我们要尽快提高实力,不能又重回到原来那种无休无止在加班的状态,这样有一天别人‘砍’你脖子的时候,你又死掉了,你又被卡住了。美国的订单我先做着,同时加速开发别的市场,这样等到90天之后,甚至于说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也有了抗风险的能力了。”

【半小时观察】

看淡扰动 苦练内功

采访中,一家外贸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花店关了,花还会照样开。中国外贸多年来经历的外部挑战很多,都挺过来了,企业家们练就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和淡定的心态。完善的供应链和上下游快速反应机制,更让中国制造充满韧性。世界很大,走出去海阔天空,经历了这一次的关税波动,众多企业正在积极建立自有品牌、加大研发投入,苦练内功,为明天的灿烂做好准备。

来源:小麓有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