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形机器人之间比赛格斗会有怎样的精彩?直拳勾拳、踢腿防守、灵活平衡是重要指标,勾勾手、转个身,一套丝滑小连招。击打对抗、战术闪避,机器人选手武功高。
央视网消息:人形机器人之间比赛格斗会有怎样的精彩?直拳勾拳、踢腿防守、灵活平衡是重要指标,勾勾手、转个身,一套丝滑小连招。击打对抗、战术闪避,机器人选手武功高。
5月25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将在浙江杭州举行。
本次赛事分为表演赛与竞技赛两大板块。表演赛中,人形机器人将挑战传统体育项目——格斗,通过单机特技、群体对抗等环节,结合灯光与音乐编排,展现其协同控制与动态响应能力。竞技赛则由4支队伍展开实时操控对抗,参赛机器人均搭载国产自主研发技术。
机器人选手备赛进行时 记者探营赛前训练
目前,机器人“选手”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备赛中,机器人“选手”要准备哪些复杂的动作?
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宇树科技赛前训练场,机器人“选手”们正在进行备赛训练。
擂台上的这款人形机器人因为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身上留下了一些划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皮外伤”并不会影响机器人的比赛表现。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设备测试员孙宝岩介绍,机器人每一次攻击的时候力道还是比较大的,他们用非常剧烈的方式来测试产品自身的稳定性,对它的骨骼、关键结构件都做了保护,让它即便产生了划痕,但不会影响正常的功能和运作。
目前,这些机器人“选手”已经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多个组合动作,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工作人员现场揭秘,这些复杂动作的开发过程和电影制作中的“动作捕捉”类似。
孙宝岩介绍,最开始开发的时候,他们先找的一些专业的格斗选手,在他身上布置了一些传感器之后,由他们先做出一些专业的格斗动作,比如类似左勾拳、下勾拳,一些运动的关键的轨迹,比如手腕、腰部、腿部是如何去运动的。他们把这样一套运动轨迹的数据映射到机器人身上,再让机器人利用AI强化学习的方式,让它自己去训练 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些动作。
经过成千上万次训练、测试、调整,机器人才得以较为灵活地做出复杂动作。在比赛中,除了考验这些机器人“选手”的动作灵活性,平衡性也是重要的指标。
孙宝岩介绍,在整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保持平衡,并且在攻击的同时不被对方打倒,这个平衡的考验是重要的。因为它本身在打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自身挥出一些比较激烈的动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对方选手过来的一些强烈的攻击。
“人机协作”参赛 考验“选手”默契值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究竟如何让这些机器人“选手”进行对抗?
可以用这个遥控器,通过摇杆控制它们的前进和方向,通过按键的组合让它们打出招式。
它和我们平时玩的格斗游戏很像,但因为它是3D立体的,所以找到方向这件事特别难,需要时刻关注它们的站位和动作姿态,才能找准出拳的方向。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通过“手动遥控”的方式操控机器人进行格斗比赛。也就是说,各个战队是由“机器人选手+真人选手操控”共同完成的,这对于操作者和机器人都是一场考验。
目前,真人选手们也在赛前进行了多次学习和训练。正式比赛时,现场还将设置多位技术安全员进行指导,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优化机器人性能 助力未来生产生活
本次比赛给机器人提供了极端的考验环境,这样可以促使机器人的算法优化升级,让它们未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为了优化大模型算法,在赛前训练场7公里外的一所校园篮球场里,一场压力测试也正在进行。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设备测试员初阳介绍,他们会带着它在室内室外进行很多测试,首先它对地形的适应性、摩擦力等会进行成百上千的测试,来测试对它的关节、电机在多次的挥拳之后,有什么样的损耗,帮助他们去提升这些人形机器人的性能。
技术人员介绍,想要让这些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很基础的条件,就是机器人的硬件要足够稳定。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现场协调员高远介绍,机器人自己平衡能力要足够强,它的移动能力、动作要足够流畅、足够精细,他们才有条件去谈未来能否去帮助到人类生活。格斗大赛设置了一个极端的考验环境,帮助他们去精进这些内容,也可以帮助到这些人形机器人无论在工厂的工作,还是进入家庭以后越来越稳。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