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陈麻婆豆腐(旗舰店),每逢饭点时分总是坐满“好吃嘴”。花椒与辣椒在热油中碰撞出的麻辣气息,裹挟着豆瓣酱独特的发酵风味,弥漫在街巷之中,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陈麻婆豆腐(旗舰店),每逢饭点时分总是坐满“好吃嘴”。花椒与辣椒在热油中碰撞出的麻辣气息,裹挟着豆瓣酱独特的发酵风味,弥漫在街巷之中,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这份独特且浓郁的香气,早已飘出青华路,飘向了千里之外的日本。在日本东京陈麻婆豆腐分店,食客们慕名而来品尝麻婆豆腐。嫩豆腐与牛肉粒交织、“麻辣烫鲜嫩香酥”相融,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在舌尖绽放,让食客大呼过瘾。
在成都青羊,“出海”又“出圈”的非遗美食,不止陈麻婆豆腐。皮薄馅嫩的钟水饺、金黄酥脆的蕃坊酥小蒙牛肉饼……这些藏在青羊巷弄中的美味,不仅是成都人的日常眷恋,更踏上了征服世界味蕾的奇妙之旅,成为成都青羊及四川文化出海的独特名片,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独特光彩。
出海四十余年 以美食为媒联通世界
提及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部分市民或许不甚熟悉。但一说到公司旗下的陈麻婆豆腐、赖汤圆、龙抄手、钟水饺等非遗和中华老字号,相信不少人都会恍然大悟。这些川菜的典型代表早已走出国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味觉记忆。
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的非遗出海历史,最早还要追溯到1979年。当年,公司选址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街对面,开设了第一家川菜——荣乐园品牌店,打响了“川菜海外推广第一炮”。
“后来公司陆续走进日本等多国市场。2000年,我们在日本开了第一家陈麻婆豆腐店,如今门店陆续拓展到11家。2019年,日本东京陈麻婆豆腐店还挂牌‘川菜海外推广中心’,向世界推广川菜。”饮食公司企划部部长罗晏莉介绍。
开设餐饮门店,只是饮食公司走出国门的方式之一。“我们很早之前就对公司旗下的品牌进行商品化、标准化生产,比如耗子洞张鸭子、陈麻婆豆腐调料、赖汤圆、龙抄手、钟水饺等。”在罗晏莉看来,通过预包装生产,能够结合自身餐饮特点和老字号主营公司优点,将把厨师长或主要厨师的技艺与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化进行结合,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品尝到来自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独特风味。“我们的豆腐调料及熊猫汤圆等食品,在海外颇受欢迎,目前已经陆续走进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
成都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美食正成为成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名片之一。“我们推动非遗出海,不只是为了增加公司收入,更是希望以美食为媒,利用好川菜海外推广中心等平台定期开展美食活动,传播川菜文化、讲好川菜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四川美食风味、领略成都历史魅力。”罗晏莉说。
在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副总经理卢有才看来,老字号餐饮企业在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不断融入时尚元素和潮流趋势,以全新姿态赢得消费者青睐。“我们通过升级改造门店,将文化创意融入到就餐场景之中,并在菜品上进行改革,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服务产品,努力让他们认识非遗、爱上非遗。”
注重细分市场 小赛道也能闯出大机会
天府广场西侧、成都博物馆旁的西御街,有一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店。小店虽小,但总能吸引不少食客排起长队,购买那香气浓郁、酥脆可口的蕃坊酥小蒙牛肉饼。牛肉饼单价只卖6元,最高峰时一天卖出超7000个,市民、游客对其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小店二楼,天府皇城坝火锅同样生意火爆。鲜切牛肉、精选火锅底料,麻辣鲜香、好吃不贵,成为不少食客解馋的“心头好”,排队等号是门店常态。
远隔成都数千里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这般热闹场景被完美复现。2023年9月,四川蕃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志军将“非遗”蕃坊酥小蒙牛肉饼、天府皇城坝火锅带到马来西亚。如今,海外的牛肉饼、火锅店数量已超过5家。“去年年底,我们在新加坡也开设了门店。”马志军说,今年公司还准备开拓印度尼西亚、文莱市场,预计今年公司门店将达到15家左右。
事实上,马志军接触餐饮行业并不久。2012年,马志军开始拜师学习,直到2019年才创立“皇城坝的回忆”品牌,同年蕃坊酥小蒙开业。为何才开业几年便想着出海?这背后,马志军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
“现在很多餐饮都选择出海,以拓展市场、增添名气。但在经过市场调研后我发现,目前围绕‘清真’做餐饮的并不多,这属于一个人少的细分赛道。” 马志军敏锐嗅到了市场商机,迅速将牛肉饼、火锅店带到了海外,门店一开业便大受欢迎、好评如潮。
在马志军看来,成功出海的背后,也离不开适应当地市场的创新和对品质的坚守。
“比如,海外一些人不爱吃牛肉,我们便推出鸡肉饼。”马志军说,为确保品质,厨师均从成都过去,在当地进行传帮带。肉则从当地新鲜采购,确保从屠宰场到餐桌不超过12个小时。“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品尝到正宗四川风味,为川菜的传承、推广做出一些贡献。”
政策密集出台 送百年滋味出海出圈
非遗美食走出国内、走向海外,面临着海外的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制约,依靠企业“单兵作战”往往难以取得突围。此时,更需要政府扶一把,以政策东风为企业鼓劲助力。
如何确保非遗美食出海味不走样?标准化建设是关键。今年5月1日,《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对川菜产业促进、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等提出要求。其中,该条例还明确,支持川菜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川菜美食推介、品鉴活动,宣传推广川菜文化,提升川菜的全球影响力;鼓励川菜生产经营者利用跨境电商、海外开设分店、建设海外仓储和零售网点、参加国际性展会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为推动川菜既有“巴蜀味”也有“国际范”,成都近年提出要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按照原料绿色化、工艺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规范化原则,建立健全生产标准及规范,实现产品口味、品相统一可控。此外,还支持企业对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经典川菜和创新川菜进行标准化、专业化和方便化生产,开发川菜即食、定制产品,建设川菜技艺融合创新创造中心。
服务非遗美食“出海”又“出圈”,青羊亦动作频频。去年11月,青羊区外贸综合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助力更多企业“出海远航”。“从政策解读到到开拓市场,凡是涉及海外贸易的事务,我们均可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为企业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青羊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等国家设立了 “青羊特色产品展销专区”,长期展销川味川调等重点领域出口产品,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我们也会常态化开展出海主题沙龙培训,帮助餐饮等企业了解海外法律法规,让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行稳致远,在国际市场中大放异彩。”
青羊中华老字号产品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展厅内亮相
从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四川蕃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纵然是汤圆、牛肉饼、麻婆豆腐等看似平常的吃食,倘若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同样可以征服全世界挑剔的味蕾。
这些走出青羊、走向世界的非遗美食,正成为“四川味道”连接人类情感的共同语言。它们用“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独特风味,告诉世界各地的人们:天府之国魅力十足、幸福成都烟火味浓、人文青羊雅韵悠长。
郑栋梁
来源:四川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