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升学新格局—青岛小升初时代来了!细品青岛四区招生政策变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8:25 1

摘要:2025年青岛市内四区招生政策正式发布,各市区都存在着不同的变化,整体来说,幼升小招生政策没什么太大变动,已经逐步进入平稳的状态,但是在小升初阶段,可谓是相当炸裂!青岛小升初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招生格局!

2025年青岛市内四区招生政策正式发布,各市区都存在着不同的变化,整体来说,幼升小招生政策没什么太大变动,已经逐步进入平稳的状态,但是在小升初阶段,可谓是相当炸裂青岛小升初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招生格局!

PS:丁雪还是要特别和家长们说一下,招生政策随教育需求而变,但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确只有咱们自己的需求,不管如何,一定要在深入、全方位了解的情况下,再去做决定或者改变您的决定!

任何一项政策的发布一定会有它的用意,对于小升初阶段,今年各市区多变的招生动作大概只有两个原因

1.小升初开始面临入学高峰

2.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小升初即将会面临入学高峰这是一定的,毕竟幼升小的那批孩子早晚要升入初中。而幼升小的招生压力是相对的渐进式的。

2025年市南区幼升小政策保持稳定,但东中西三个片区的小升初招生政策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

1.市南幼升小人数较去年减少,小升初入学人数较去年增多

2025年市南区一年级计划招生约5600人,较2024年减少300人;七年级计划招生4700人,较2024年增加200人。

2.青岛一中市南分校不再面向市南西区其他小学招生

2019年,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当时叫琴岛学校)正式启用,今年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将有第一届小升初毕业生,也从今年开始,初中部不再接收除自己小学部孩子外的市南西片其他小学毕业生,从原来的电脑派位直接变成了对口直升(九年一贯)。这样的优势在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初中部的生源问题。这两年,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的关注度也很高,学校举办了“一中杯”学科营、筑基计、青苗计划等等等等,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期待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在“青岛一中教育集团”的带领下,对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有新的探索!

3.市南中片新增实验初中中片班

青岛实验初中2025年面向市南中片新增两个中片班,单独编班,2025年市南中片小升初毕业生中片区公办初中的志愿填报由原来的3所(7/26/39)三选一四选一(7/26/39/实验初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录取。也就说对于市南中片的家庭,有两次可以选择市南中片的机会,第一阶段的三区班和第二阶段的中片班。但如果在第二阶段选择中片,那对于其他志愿或许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实验初中此次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一下市南中片的招生压力,从去年开始,中片小升初的入学人数已经逐年增多,部分初中的校舍已经比较紧张。

4.青岛(市南)海信学校设立1个公办普通班试点(简称市南东一班),民办班招生正常

青岛(市南)海信学校设立1个公办普通班试点(简称市南东一班),面向市南区东一学区的公办小学毕业生招生,家长自愿报名,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录取。公办普通班学杂费执行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学生餐费、校服费等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执行民办班标准。

这应该是市南区今年最炸裂的招生新闻了,也就是说对于东一片区的家长我们在第二阶段阶段志愿填报的过程中,除了之前的选择,又多了一个“市南”东一班的选项。初中一般是每个班48个人,这个东一班会如何“热”呢?报录比会不会创新高?

在这次的招生中,海信学校也给出了明确回答,初中部在接收小学部毕业生直升的情况下,同时继续面向市内三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小学毕业生招生两个班。

59最大的诚意就是,在市南招生十问十答中,明确告诉大家:东一学区嘉峪关学校、镇江路小学、市南区实验小学毕业生,如全部所填志愿都未予录取,由区教育体育局统筹安置到学区内的青岛五十九中就读,请家长放心。这算是明着告诉你,放心,不管你怎么报名,59中定会给你托底。

市南东一片区今年大概有21个班的六年级毕业生,对口59中的容纳量非常有限,这也是家长们的担忧到底能不能装得下,海信市南东一班的设立很明显是帮59中分担了一部分招生压力,更是民办与公办融合的新举措。未来会不会继续有这样的融合班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5.青岛57中设立市南东片班

青岛57中在保持面向东三学区公办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的基础上,设立1个班面向市南区东一、东二、东四学区公办小学毕业生,多校划片招生(简称市南东片班),家长自愿报名,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录取。

57中目前对应三所小学,澳门路小学暂未有毕业生,实际上只有南京路和福林两所学校的毕业生,设立东片班,首先也是为了缓解东片其他学校的招生压力,同时也给市南东其他片区的家长多了一次选择,足以看出来市南教育局对于市南东片的关注和诚意!

6.7中德县路校区&太平路校区多校区办学

7中2025级新生将就读于德县路校区,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将在太平路校区就读。

7.51中校舍改造项目即将启动,但暂未有明确安排

之前跟大家说过51中校舍改造,或将借地办学的事情,在这次的政策中,51中也明确表示有意将整体安置青岛五十一中学生就读连云港路新建校舍,但最终的具体方案并未发布。

我本以为市北区的招生政策还是比较平稳的,相对来说较往年政策比较平稳,虽然浮山后2025年的区域政策是个很大的变动,已经前两年早已公布,但细看浮山后的扩招以及家长们的反映,明显感觉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市北区幼升小人数较去年减少,小升初入学人数较去年增多

2025年市北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1000人,比去年减少1500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11100人,比去年增加1050人。市北区的入学人数在四区中一直是占据大头。

2.大沙路学校启用招生,就读地点未知

家长们期待的大沙路学校今年确定招生,作为启元教育集团新校(校名待定),招收小学新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其中初一计划招生1个班,根据之前家长们的反馈,学校目前并未建好,所以就读于哪里也并未实际说明。但跟启元的招生完全是两码事,随同属于一个教育集团,但招生范围是不同的。

3.市北中学小学部继续面向新都心片区招收四个班

市北中学共同体就是新都心片区的那几所小学,也就是说新都心片区新一年级的家长,你们既可以选择自己本片区的小学,也可以选择报名市北中学小学部,但只能二选一,在报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需要进行单独的勾选。报名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时,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实施电脑派位随机录取。未被市北中学小学部派位录取的适龄儿童,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就读。

4. 宁安路继续实行共享学区,台六和平二不再设置共享学区

宁安路这两年入学压力比较大,校舍也比较紧张,为了分担一下学生压力,市北教育局给宁安路设置了缓冲区。所以宁安路小学家长们,可以选择在宁安路就读,也可以选择到浮山后区域福州路小学、桦川路小学、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富源路小学、同德小学入学,这个纯属自愿选择,不会强制实行。这个政策已经实行好多年了,家长们仔细了解。

之前为缓解热点区域招生压力,台东六路小学面向浮山后区域招收2个班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平安路第二小学面向启元学校学区招收2个班市北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两所小学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在小学升初中时可选择依据学籍升入对口初中或回户籍所在地升学。细心的家长会发现,今年已经没有这样的区域共享政策了,或许浮山后招生压力已经小一些了?或者这个共享政策家长选择性并不强?

5.浮山后初中2025年招生较2024年扩招10个班

本以为浮山后没什么太大的政策了,但发布了招生计划后,也是直播间特别多的家长们问才发现,浮山后今年四所公办初中的计划招生班额较2024年整整多了10个班!

2024年浮山后招生计划六十五中计划14个班,二实验16个班、二分6个班底四实验14个班;2025年浮山后的招生计划为65中14个班、二实验18个班、二分6个班、四实验22个班。

单算浮山后的公办小学今年是毕业大概46个班,2024年是45个班。我没算格兰德小学的、跨区跨片外地回青的以及埠东片区的,但感觉浮山后为了应对这个大的招生片区做足了工作。之前家长担心浮山后跨区跨片调拨以及外地回青的统筹安排到底能不能安排到浮山后这么看来应该问题不大。但丁雪最不建议浮山后的家长们过多的区猜测今年浮山后XXX学校XXX志愿是不是可以托底。怎么说呢,凡事都有两面性,你觉得,可能别人也觉得....不要太纠结概率的事情,反正如果你的四个志愿都在浮山后,你最后肯定也能在浮山后。

6.浮山后2025年小升初区域政策正式实行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六十五中、青岛第四实验初中、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分校作为同一个招生片区,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招生范围为市北区浮山新区有关小学和崂山区埠东片(埠东片范围:辽阳路以南,银川路以北,海尔路以西,市北区崂山区界以东)有关小学。户籍属于市北区浮山新区有关小学招生范围和崂山区埠东片但在其他区域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由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统筹安排至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户籍在但学籍不在的,也就是申请外地回青、跨区调拨和跨片调拨到浮山后的,你不能跟学籍在的一样参加浮山后的1234志愿填报了,只能申请后后由市北教育局统筹安排。

7.青岛第五十三中学教育集团内小学毕业生最后一年可自由选择青岛五十三中或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

青岛五十三中片区内的小学和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小学部同属于53中教育集团,作为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今年还是可以二选一初中的,但明年开始就不行了。

李沧这个改革,真的是一个片区一个片区的改。前两年爆改中片,今年轮到北片了。

1.李沧区幼升小人数较去年减少,小升初入学人数较去年增多

2025年,李沧区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约9500人,相比去年减少1500人;初中一年级计划招生约7400人,相比去年增加500人。

2.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实验学校正式启用,新增对口小学

该校位于规划创业路以南、毕节路以东,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青岛五十八中教育集团,由青岛五十八中负责办学。这个跟58附属中学可不一样,58附属中学就是原来的枣山中学,这个附属实验学校应该就是之前所说的青钢片区的学校。

遵义路小学的对口初中调整为了58附属实验的初中部,原对口初中49中已经停招收,这模式跟之前的枣山中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3.以后没有王埠中学这一说了,就是63中北校区

校区启用后,青岛六十三中南北两个校区实行分级部办学、一体化管理。2025年秋季学期,青岛六十三中招生方式与招生范围保持不变,七年级新生在北校区就读。

这是最好的结果,直接跟64中(实验初中李沧分校)一样,都变为一样的校区,但63这次的两校办学给该片区的家长们也是吃了一颗定心丸。63中有了新校区还能分担一下原校区的招生压力。但对于63中对口小学的家长,考虑到北校区的距离,部分小学的通勤可能会比较麻烦。

63对口初中这三所小学今年大概有32个班的毕业生,相比较去年多了4个班,63中今年新初一计划招生24个班,看着多,实际上真的符合该片区小学毕业生的情况。新校区办学容纳量够,也不用借地办学了~

4.哲范小学对口58中附属中学

哲范小学今年有第一届小升初毕业生,小学距离58附属中学的距离还是可以的,这是最优结果,意料之中这下就不用担心了。

5.文昌小学升级,调整为九年一贯制,不在对口27

昨天直播间一直有家长问文昌小学对口初中到底是哪个,会不会有变化,主要还是因为距离27中太远啦,不方便,好了,直接原地给你成立个九年一贯,文昌小学的孩子同时也是文昌中学的孩子,李沧确实全面

6.弘德小学、大枣园小学多校划片

既可以选择27中,也可以选择58附属实验学校

7.一所小学一所初中暂停招新生

49中暂停招七年级,遵义路暂停招新一年级,今年暂停还是一直暂停未知,附近有了新校新环境,跟58附属中学思路近似

崂山区的招生政策最大的热点应该就是四区班的启用。随着松岭路小学逐渐有了小升初毕业生,对口初中也即将启用。2026年或许会是崂山区招生政策又要有变化的一大年,崂山一中即将启用。

1.崂山区幼升小人数较去年减少,小升初入学人数持平

2025年崂山区一年级计划招生约5200人,较2024年减少1000人;七年级计划招生4100人,较2024年基本持平。

2.青岛实验初中新增四区班,在山东头学校办学

2025年,青岛实验初中面向市内三区、崂山区招收2个班(以下简称四区班),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实行电脑派位录取,四区班在青岛实验初中集团校崂山区山东头学校(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办学。

本周日有开放日,家长们可以去看看。四区班的师资是一定不会差的,环境也不差,对于报不报四区班,丁雪还是再次提醒各位家长们一定要综合考虑。

3.午山配套初中2025年秋季使用

午山配套初中将于2025年秋季招生。学校投入使用前,在崂山区松岭路小学办学。午山配套初中的对口小学为松岭路小学和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

4.埠东片区招生方式不变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分校、青岛六十五中和青岛第四实验初中仍然作为同一个招生区片,面向崂山区埠东片有关小学,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新生。崂山区浮山学校(小学部)应届毕业生,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符合条件(户籍在辽阳东路以南,银川东路以北,海尔路以西,市北区崂山区界以东区域)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上述四所学校的电脑派位及足球后备人才招生。

5.2025年起非埠东片区学籍招生政策变动生效

今年起,户籍属于埠东片但在其他区域就读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不能参加浮山后4所初中电脑派位,由崂山区统筹安排至未满招生计划数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也可由市北区统筹安置初中入学。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户籍在但学籍不在的,你不能跟学籍在的一样参加浮山后的1234志愿填报了,只能申请后后由市北教育局统筹安排,大概率还是可以在浮山后的。

今年小升初招生政策的变动对于部分家长来说肯定是纠结+纠结,那股纠结劲儿直接上来了,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得静下心来理性思考我们的最终抉择。

凡事都有两面性,选择越多,需要考虑的也就越多,但恰恰因为选择太多,或许我们可以想的简单点,直接点。

足球后备和民办初中招生情况还未出,未来小升初的招生会愈来愈烈的,顺势而为,政策是大家的,选择是自己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来源:丁雪聊升学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