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 CT 会致癌?别被“ CT 是癌症制造机”的说法吓到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21:54 2

摘要:最近,《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的一项关于 CT 检查与癌症相关性的新研究,被某些自媒体解读为“经常做 CT 会致癌”“ CT 是癌症制造机”,引发读者恐慌。

流言

“经常做 CT 会致癌”“ CT 是癌症制造机”

最近,《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的一项关于 CT 检查与癌症相关性的新研究,被某些自媒体解读为“经常做 CT 会致癌”“ CT 是癌症制造机”,引发读者恐慌。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过分夸大。CT 检查的确会产生电离辐射,这种辐射可能会引发致癌风险,但例行检查或者因为诊疗偶尔做一次,风险其实非常小,完全不必担心。

《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的新研究其实是针对当前美国 CT 使用量过高的情况,采用的是风险模型预测,并非确定的数据。它分析的是 CT 检查与癌症发生之间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也就是说,目前只能推断 CT 检查的辐射可能会引发额外的癌症病例,但无法具体判断这些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

总之,普通人对待 CT ,不用过分焦虑。它作为一种价值极高的诊断工具,关键时刻相信医生的判断即可。

最近,《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的一项关于 CT 检查与癌症相关性的新研究,被某些自媒体解读为“经常做 CT 会致癌”“ CT 是癌症制造机”,引发读者恐慌,有人甚至在病情需要时也犹豫要不要接受检查。

研究截图[1]

经常做 CT 到底会不会诱发癌症?先说答案:这类说法并不正确,有夸大的嫌疑。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理解这项新研究?又该怎么对待 CT 检查?今天一次讲清~

例行体检或

因诊疗需要偶尔做一次

不必担心

首先,电离辐射会带来致癌风险,这是医学界早已明确的共识。

2023 年《自然医学》发表的 EPI-CT 多国队列研究[2]对儿童和青少年中的风险进行了具体评估。研究发现,每累计 100 mGy 的骨髓剂量,血液肿瘤的发病风险将上升近两倍,而且在低至 10~15 mGy 时就可以观察到风险提升。

但“风险存在”并不等于“做一次就危险”。这类癌症的发生并非直接由某一次检查引发,而是与多个因素有关:所检查的部位、辐射剂量、患者年龄与性别、是否进行重复扫描等,都会影响最终的风险评估。

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表格,简单了解下达到 100mGy 大约需要的检查次数,可以看出,单次检查带来的风险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只是例行体检或因诊疗需要偶尔做一次的话,辐射剂量并不会超标,不必担心。

值得强调的是,即便在儿童中,CT 检查的绝对风险也仍然很低。以 EPI-CT 研究中的平均剂量(约 8 mGy)估算,大约每 1 万名儿童中,只有 1~2 人会在接下来的 12 年中因辐射暴露发展为血液系统肿瘤。这种“人群层面的微小上升”,不等同于“个体无法接受的高风险”。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

“频繁做”

“不必要地做”

关于 CT 检查,除了“扫一下就危险”的误区之外,还有人觉得“CT是能扫一切”的万用机器,这种观念也是不对的。

CT 检查的临床价值在于,它可以提供清晰的影像信息,是脑出血、肺栓塞、肿瘤分期、腹痛原因不明等疾病诊断的利器。研究[1]指出,在当前的使用结构中,最常见的 CT 检查是腹盆部和胸部,这些部位的影像对临床判断往往具有关键意义。

简单来说,CT 是一种价值极高的诊断工具,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抢救病人。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对于普通人,对待 CT 检查的正确态度是,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了解 CT 检查的合理用途,既不能拿它当“洪水猛兽”,也不能觉得它“完美无暇”。

如何正确理解

《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的

新研究

说回被某些自媒体误读的《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的这项新研究,我们可以先看下研究原文:

2023 年,估计有约 6200 万患者接受了 9300 万次 CT 检查,其中包括 257 万儿童( 4.2% )、5894 万成人( 95.8% )、3260 万女性( 53.0% )和 2891 万男性( 47.0% )。预计这些检查将导致约 10.3 万例辐射诱导癌症,约占年度新发癌症的 5% 。[1]

这项新研究该如何正确理解?

首先,这项研究是风险模型预测。有些自媒体在传播中把模型预测数据当成确定数据,是有问题的。

其次,这项研究针对的背景是当前美国 CT 使用量过高的情况。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在这么高的 CT 使用量下,对大家的健康到底有多大影响,哪些价差更容易导致问题、哪些年龄段和性别的人风险最高,让医疗系统关注如何提升 CT 的使用质量。

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对辐射更加敏感,因此在他们身上更应严格控制 CT 的适应证和剂量。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就明确建议[3],在儿童检查中优先使用 MRI 和超声等无辐射的替代方案,只有在无可替代的情况下,才使用 CT,并应当采用优化的低剂量技术。

此外,这项研究中提到的“ 2025 年的研究估算,如果当前的 CT 使用量和辐射剂量持续不变,未来 CT 相关癌症将可能占到新发癌症总数的 5% 左右”,这个比例和吸烟、超重这些常见的致癌因素差不多。

也就是说,与其担心 CT 风险,不如先担心下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毕竟,CT 是用来治病的,不良生活习惯不仅和癌症有关,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总的来说,我们没必要害怕 CT ,CT带来的潜在风险,是有前提、可量化、能规避的。如果医生建议你做 CT,通常并不是为了“多扫一张图”,而是为了获得必须的诊断信息。

照“谣”镜

“做 CT 会致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谣言,这类说法往往利用公众对辐射的恐惧心理,通过夸大辐射风险误导公众。平常我们也可以多了解官方机构的科普资料,形成对 CT 的正确认识,如果有条件,对流言中提到的研究也可以自行搜索,了解原文是怎么说的,获取准确信息。

参考文献

[1]Smith-Bindman R, Chu PW, Azman Firdaus H, et al. Projected Lifetime Cancer Risks From Current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JAMA Intern Med. 2025:e250505.

[2]Bosch de Basea M, Thierry-Chef I, Harbron R, et al. Risk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rom CT radiation exposur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at Med. 2023;29(12):3111-3119.

[3]ICRP, 2013.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n paediatric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CRP Publication 121. Ann. ICRP 42(2).

策划制作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资深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来源:科学辟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