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想吃龙虾卷,我俩这周末跑来了波士顿。 上一次来波士顿的时候我还只有二十岁。 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我的本科Wesleyan是一所有点“奇怪”的文理学院。 一部分人长着嬉皮士的心,随时准备住进布鲁克林的破败公寓,一穷二白地玩艺术,一腔热血地搞抗议。 另一部分人很认真地做职业规划,从大一开始就networking、找金融实习,尽力打造简历;或者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读医学院、法学院、PhD,早早地开始针对性努力。 而我则是迷茫的那一群。 我有许多天真的理想主义,很渴望找到自己的热爱,但同时又放不下现实的考量,还是很想找一份能够保证生活质量的糊口工作。 ✨ 很多人都会说想念20岁的青春,想念校园的感觉。 我也是。 但想念的同时又会记起:其实我的20岁并不是单纯的快乐啊!我的20岁充满了迷茫、焦虑和痛苦啊! 20岁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还在找寻自我的路上。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下一步去哪里,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 时不时忍不住拿自己和周围的人比较,总觉得周围的人比自己更有规划、更酷、更有趣、更优秀。 可其实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 无论哪条路,只要不放弃探索和成长,最终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 时隔十年,我30岁了。 十年前住Airbnb一个小房间都觉得贵;十年后来一趟波士顿消消停停住上三晚,只因为Tim想吃龙虾。 十年前我对自己的学术能力没什么信心;十年后我从斯坦福法学院毕业,时不时会被人称为“学霸”。 十年前我无比害怕networking,也不敢碰那些对交际能力有要求的工作;十年后我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竟然成为了我在职场的强项。 十年前我很怕说英文,很怕和美国人社交,觉得自己作为外国人注定不会有归属感;十年后我仍然是外国人,但拥有了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在这里慢慢扎下了根。 ✨ 我真的很幸运。 20岁时想要的东西和不敢想的东西,我都拥有了。 同时我也觉得我很值得。 20岁绞尽脑汁的思考,深夜不眠的努力,甚至是掏心掏肺走过的“弯路”,每一点一滴的迷茫和焦虑,都是我来时的路。 最后再次套用朋友的一句话:20多岁的日子是用来寻找自我的,而30多岁的日子,我们终于可以去实践那个千辛万苦找来的自我。摘要:✨ Tim想吃龙虾卷,我俩这周末跑来了波士顿。 上一次来波士顿的时候我还只有二十岁。 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我的本科Wesleyan是一所有点“奇怪”的文理学院。 一部分人长着嬉皮士的心,随时准备住进布鲁克林的破败公寓,一穷二白地玩艺术,一腔热血地搞抗议。 另一部
来源:斜杠青年王爱玛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