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目到同框,董明珠孟羽童合体直播背后藏着什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07:15 2

摘要:5月20日晚,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合体直播登上热搜。两年前因“离职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的师徒档,如今同框带货,看似温情破冰,实则暗藏格力求变、流量破圈和品牌年轻化的多重考量。

5月20日晚,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合体直播登上热搜。两年前因“离职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的师徒档,如今同框带货,看似温情破冰,实则暗藏格力求变、流量破圈和品牌年轻化的多重考量。

这场直播,不止是一次“昔日搭档和解秀”,更是一场格力在业绩承压、品牌转型节点上的关键营销动作。

一、从蜜月到“生嫌隙”,再到直播同框

时间倒回到2021年,孟羽童凭借《初入职场的我们》综艺节目被董明珠相中,节目结束直接获得格力转正机会,担任董明珠秘书,一度被外界誉为“董明珠接班人”。董明珠也曾在公开场合高调表示,要把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入职后,孟羽童迅速成为格力直播带货的一员主力,甚至与董明珠共同出镜的“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成为当时格力在抖音最亮眼的直播账号。2022年618期间,该账号销售额超3000万元,占据格力抖音矩阵70%以上的业绩。

但好景不长。2023年4月,孟羽童突然离职,理由是“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但半年后,董明珠却在公开场合点名孟羽童,直言其“只想着用格力平台做网红”,还批评其工作表现不佳,瞬间引爆舆论。

一时间,曾经的“师徒情”被指名破裂,外界纷纷猜测二人关系恶化,孟羽童也彻底转型做自媒体,粉丝突破400万,广告报价达10万元以上。

二、业绩承压,格力急需“流量回血”

格力电器当前的处境并不轻松。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格力营收同比下滑7.31%,这是近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反观竞争对手美的、海尔却继续保持增长。

同时,小米空调强势突围,2024年全渠道出货量同比暴增超50%,并放出豪言2030年要冲击国内空调市场前二。这对于长期稳居头部的格力而言,无疑构成极大压力。

在传统家电市场渐趋饱和、地产行业下行的背景下,格力想保持营收增长,只靠空调已远远不够。其正在积极推进多元化转型,推出“董明珠健康家”项目,试图用智能家居、全屋电器场景化营销,突破“空调公司”固有标签。

而在当下流量为王、直播带货当道的环境下,重启与孟羽童这位自带话题度和粉丝基础的“流量女将”的合作,无疑是一次极具性价比的营销破局。

三、破冰秀?更像是一场双赢的“利益合体”

从外界看,这场直播似乎是董明珠和孟羽童破冰、化解传闻,展现格力人情味的一场温情秀。但实际上,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各取所需的“利益合体”。

对格力而言:

借助孟羽童的人气流量,精准触达95后、00后年轻消费群体,完成品牌年轻化破圈。

利用5·20、6·18消费节点叠加国补政策,制造话题热度,带动直播销售转化,缓解业绩压力。

借助“破冰”之名,软化此前对董明珠强势、格力僵化用人风格的舆论印象,优化公众品牌形象。

对孟羽童而言:

借董明珠、格力这块金字招牌,增加自身自媒体商业价值,提升社会认同。

化解过去离职争议,重塑“懂进退、讲情义”的职业女性形象,为未来深耕职场IP、品牌代言拓展空间。

借格力直播间高曝光量和用户流量,提升个人账号热度,争取更多品牌合作和商业资源。

简而言之,双方都需要这场直播,董明珠要流量回血,孟羽童要品牌背书,合体秀正好各取所需。

四、“接班人”悬而未决,董明珠的隐忧仍在

尽管董明珠在直播间表示,孟羽童回归格力“并非不可能”,但也坦言公司规定“离职员工一般不复聘”。实际上,孟羽童是否回归并不重要,关键是格力目前的“接班人问题”仍未明朗。

2025年2月,董明珠曾在节目中透露,格力已有三四个接班人备选,但至今未正式官宣。随着董明珠年岁渐长(70岁+),公司治理与传承安排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董明珠需要一个能够既懂营销,又能掌控渠道改革和产品研发的综合型接班人,而眼下格力内部尚未有具备董明珠式个人号召力的人选浮出水面。这份隐忧,才是格力接下来真正要破解的核心命题。

五、结语:一场好戏,未完待续

董明珠与孟羽童这场合体直播,无论是温情破冰还是流量营销,本质上都是格力主动求变、应对市场焦虑的表现。

从这场直播可以看出,格力正尝试用更柔软、更接地气的方式触达年轻消费市场,同时借势热点,缓解增长压力。但品牌转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何在产品创新、渠道改革、组织传承之间找到平衡,才是格力真正的挑战。

而董明珠和孟羽童的故事,也许还会继续演绎下去。毕竟在流量时代,观众爱看的从来都不只是产品和销量,还有人物故事和职场恩怨。

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场。

来源:玖玖娱乐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