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点赞!江大设计的文创“火出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00:19 2

摘要:5月17日上午,无锡高新区举行"鸿博焕新,凤起伯渎"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鸿山遗址博物馆焕新开馆仪式。此次活动不仅是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

5月17日上午,无锡高新区举行"鸿博焕新,凤起伯渎"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鸿山遗址博物馆焕新开馆仪式。此次活动不仅是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

鸿山遗址博物馆新馆入口空间

作为文博焕新项目中的重要一环,江南大学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联合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为此次活动倾力打造了数款匠心别致的文创产品,获得广泛好评。团队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创新思维诠释吴越文化的当代特质,充分展现了学院在产学研结合与教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卓越实力。教师从文化研究、设计指导到技术落地全程参与,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学生则通过实地调研、创意设计、工艺实践等环节,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服务在地文化。该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跨学科协作能力,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与市场需求的平衡,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吴都心意”文创品牌空间场景

《百家讲坛》著名讲述人纪连海老师及市领导参观文创店

数字文创设计:

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师生共创吴都心意品牌文创相关产品

作为焕新开馆的核心亮点鸿山遗址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吸引了一众粉丝前来购买。师生团队通过深入挖掘吴文化历史脉络及鸿山遗址博物馆主打文物“玉飞凤”、“玲珑球”等核心要素进行创意,围绕“凤仪四季”“伯渎吴韵”“凤栖玉兰”等十六大主题,精心设计开发98件文创作品,以现代设计语言重塑吴越文化精髓。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学院在文化创意设计领域的教学实力,更彰显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

1 “凤栖玉兰”AR冰箱贴

凤栖玉兰冰箱贴

作者:孙笑祎、张明明、刘晓云、杨璐璐

该系列以镇馆之宝“玉飞凤”为原型,巧妙融合无锡市花玉兰元素。材质上采用金属工艺还原春秋玉器质感,工艺上通过浮雕精准呈现文物细节。创新性引入AR技术,用户扫描产品即可观赏玉飞凤动态起舞的动画效果,实现文物与观众的跨时空对话。科技手段让静态文物“活”起来,观众不仅能观赏文物,更能感知其背后的历史脉搏。该系列一经推出便成为博物馆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之一。

2 "灵锡凤华"毛绒玩具系列

“灵锡凤华”毛绒玩具系列

作者:韩瑜

"灵锡凤华”系列毛绒玩具灵感源自无锡鸿山玉飞凤文物融合四季轮回、浩瀚星空与祥瑞吉庆三大主题。四季系列以樱花、荷风、银杏、霜雪演绎江南时序之美;星空系列通过蓝、紫、青三色星羽展现宇宙诗意;"开门红"系列祥云元宝传递吉祥。作品将三千年吴地文脉凝练于圆润可爱的萌凤造型中,既保留了文物原型的神韵,又赋予其现代审美趣味,打造出兼具艺术收藏价值与情感陪伴功能的城市文化符号,让古老文明以温暖可亲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

3 "吴韵寻踪"纸牌桌游

以吴文化为灵感创作的“吴韵寻踪”卡牌桌游

作者:张紫晴、姜雅桐

以大富翁形式为载体,玩家扮演吴国豪杰,通过探索历史遗迹、收集文物道具卡等环节,深入了解吴文化。游戏旨在将大富翁与无锡的吴文化符号、传统故事、历史遗迹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玩家深入了解周朝时期的吴国吴文化历史、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打造一个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互动体验。

4 “翎安安”毛绒玩具

“翎安安”毛绒玩具

作者:曹依灵

以吴越文化中的凤鸟图腾为灵感,融合战国玉器"玉飞凤"的流线型雕刻工艺和无锡惠山泥人的翎羽表现手法,打造出颈系平安锁的守护精灵形象。这款文创产品,从IP设定到功能落地全程体现了学院"理论+实践"的教学成果,让千年文明以温暖可触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5 数字文创:玲珑球冰箱贴

纪连海老师被玲珑球冰箱贴圈粉

作者:段志翰

以无锡鸿山遗址出土的"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为灵感,这款文创将八条蟠龙交织的经典纹饰进行现代抽象简化,以半透明多巴胺绿色树脂重塑玲珑球的灵动之美。材质上选用轻透树脂还原琉璃釉的流光质感,蟠龙线条经几何提炼后更显当代极简美学,既保留文物"龙蛇盘绕"的祥瑞意象,又赋予其清新活泼的年轻化表达。这件作品延续了鸿山文创"传统符号现代化"的设计哲学,以色彩与材质的创新碰撞,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

6 数字文创:鸿山文物粒子幻影展

鸿博数字影像

作者:聂书乐

运用TouchDesigner等数字设计软件,将鸿山遗址代表性文物——硬陶甬钟、玲珑球、玉飞凤等,转化为动态粒子艺术影像。该作品通过算法生成流动的粒子特效让文物在虚拟空间中分解重组,每件文物出场时配有对应的文字介绍,结合空灵的背景音效,以现代视觉语言诠释文物背后的工艺与历史。这一数字艺术装置在开馆当日于博物馆序厅循环展映,既为观众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也展现了学生团队在交互媒体设计、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鸿山遗址博物馆的焕新开馆

标志着历史文脉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未来,博物馆将以"考古+旅游+研学"为方向

重点推进数字文化IP开发

构建鸿山文化体系

江南大学也将继续深耕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设计

为传统文化传承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本文欢迎微信公众号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江南大学,-1958。

稿件来源: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

本期编辑:时丹婷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dxrmtzx@jiangnan.edu.cn

Copyright © 2014-2025江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江南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