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经开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建设实施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日达产达效,为区域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经开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建设实施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日达产达效,为区域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普电磁新材料产业园生产车间。(资料图)
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一块块崭新的硅钢产品接连下线……走进中普电磁新材料产业园,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该项目于2024年3月1日开工建设。建设初期,重点项目推进专班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多次深入现场了解需求,迅速启动高效审批流程,在项目材料完备的基础上,实现不动产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将审批时限从承诺的11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1个工作日。今年4月18日,项目产品成功下线。短短一年多时间,完成280亩土地开发建设,新建车间厂房、研发中心、办公楼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9.929万平方米。
“我们的硅钢产品,铁损、磁感、同板差、强度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35PYW210高牌号硅钢产品,铁损控制在1.9W/Kg及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普电磁材料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项目采用全国首创的“罩式炉+连续炉”组合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得益于经开区的全方位帮扶,让企业能够甩开膀子,全力以赴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来到派瑞氢能产业园总装车间,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竣工,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于2024年5月23日破土动工,从开工建设到主体竣工,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项目推进的“加速度”。“我们生产的水电解制氢设备,其电极、隔膜等核心材料采用先进工艺制备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配备电解槽组装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关键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批量化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派瑞氢能产业园负责人介绍,目前,产品已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显著提升企业产能,稳固派瑞氢能在水电解制氢领域的行业龙头地位,有效带动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经开区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重点培育信息技术、智能硬件、智能制造等产业,全力打造邯郸科技创新服务新高地。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赛道,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同时,稳步推进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智慧绿色工业微电网建设,打造多元化低碳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成果。
邯郸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整合城市各管理部门业务数据及社会公众相关信息资源,基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构建一系列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系统。结合中建材碲化镉玻璃光伏发电技术,为城市生命线综合管理平台、重大项目管理平台、智慧招商公共服务平台等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载体,孵化网络游戏、线上直播、大数据分析服务等数字经济产业,以优质基础服务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一期4栋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进行内外装修及二次结构施工;二期4号楼已启动基础施工,且已与上海顺秋档案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邯郸云梯时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
位于经开区东部小西堡乡的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内,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整齐排列,装卸工人熟练地将刚采摘的叶菜、瓜果搬运上车。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鸣笛,这些蔬菜从这里出发,沿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源源不断地运往京津、河北其他城市乃至全国各大市场。作为全国第二大规模的蔬菜交易市场,这里年交易量达210亿斤,交易额突破260亿元,在京津市场叶菜供应中占有率超过35%,已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型蔬菜集散中心,是华北地区蔬菜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
依托这一产业优势,经开区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50亿元的邯郸“河北净菜”现代产业园项目。目前,园区多栋建筑已完成主体验收,正进行装饰装修、水电安装及维护结构施工;部分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同步开展内外装修等后续工作。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构建起完善的预制菜全产业链,集加工生产、冷链物流、科技研发、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依托京津冀市场、辐射中原经济区的全国一流预制菜产业基地。
如今,经开区通过精准发力各产业项目,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蹄疾步稳,正向着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的目标大步迈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而绚丽的蓝图。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丽薇
来源: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