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加班加点量产,各国疯狂采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4 21:44 2

摘要:近日,关于“歼-10C加班加点量产,各国疯狂采购”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不少自媒体更是煞有介事地配上所谓车间视频,一副“订单爆表”的热火朝天景象。

近日,关于“歼-10C加班加点量产,各国疯狂采购”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不少自媒体更是煞有介事地配上所谓车间视频,一副“订单爆表”的热火朝天景象。

这类传闻一经传播,很快就点燃了部分网友的热情,仿佛中国战机已经横扫全球,成为各国争抢的香饽饽。

我国L—15高级教练机脉动生产线

然而,冷静下来,这背后一切都只是虚构与炒作:所谓的量产加单、订单井喷,实际上几乎与现实毫无关联。

实际情况远比个别自媒体渲染的要理性和冷静得多。尽管最近歼-10C凭借印巴摩擦事件实现高光出圈,也确实在国际军售舞台上大放异彩,吸引了一些关注,但截至目前,关于国外买家下订单的任何官方确认都不存在,仅仅停留在对“意向”的层面。

诸如“多国哄抢”“流水线全开”这些说法,无非是某些自媒体以流量为导向的噱头,本质上不过是旧瓶装新酒罢了。

最可笑的是,自媒体为了增添“真实性”,竟然不惜搬出AI生成的视频来“助攻”。看似精彩纷呈的视频画面下,实则漏洞百出。

那些所谓的战斗机生产车间,不是机器人与现实比例失调,就是工人焊接拼装,看起来倒更像儿童积木工厂。一些镜头里出现的“歼-10C”机型,压根就是四不像,与真实型号相差甚远。这些AI臆造画面,完全就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标准操作。

甚至连“歼-20现场焊接组装”这种荒谬桥段都能公然出现,简直让见多识广的人忍不住质疑:真正的军工制造难道就是这样儿戏?

美国F—35战机的脉动生产线

把高端军机的研发和生产说成玩泥巴一般容易,不但极度低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水平,更是对广大专业从业者的蔑视。事实上,如今世界一流的军用飞机生产体系,早已全面转向脉动生产线模式——也就是说,每一台战机的诞生需要经历严格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由一个模块流向下一个工序环节,提高效率和精度。无论是中、美、俄还是其他航空强国,都已普遍采用类似手段,根本没有什么“开足马力、工人突击淘汰老式组装”的土办法可言。从公开的运-20、L-15等机型生产线,以及《歼-10传奇》等纪录片展示的内部场景来看,如今的中 国军事工业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而不是靠“假冒伪劣视频”自嗨。

反观这些自媒体账号,面对复杂严肃的技术领域,却故意用贬低、戏谑与夸张包装事实。就好比有人拿着零食袋包装讲故事,把深奥的科技内容搞成奶油蛋卷段子。他们的逻辑是:“只要有噱头,不怕数据错;只要能骗关注,管它真理真假。”受众一时被情绪带跑,最后只能落得“白高兴一场”的下场。长此以往,对我 国军工形象和国际认知的损害绝不是一星半点。

歼—10战机

这里必须得问一句:我们为什么盲目相信这些莫名其妙的网络流言?到底是大众的信息辨识能力退化了,还是网络环境的逐利逻辑让造谣成本无限下降?当这些荒唐言论一路走红,只会让外行笑话,内行无奈。

而对于真正关心中国装备进步的人,本该相信严谨的权威信源,不应跟风被带偏认知。

归根结底,中国歼-10C的出色表现无可否认,国际关注度也在稳步上涨。

但要说“各国排队抢购”“国内连夜赶工”,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笑话。对事实负责,是每个内容创作者的基本底线、也是读者应有的自我要求。

歼10战机的孕育并非一凡风顺

希望大家能够擦亮双眼,屏蔽花招满满的虚假内容,把精力聚焦在产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与真实机遇上,而非沉溺于子虚乌有的网络狂欢。真正值得骄傲的,从来都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泡沫繁荣。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