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小米YU7正式发布。雷军又一次玩出了很不一样的营销,只是发布,没有具体价格信息,也没有开启预售,要将悬念留到七月份。对于持币待购的年轻消费者来说,一下陷入两难境地,接着等YU7还是直接买智界R7?不如我们一起来比比看,找找答案!
5月22日,小米YU7正式发布。雷军又一次玩出了很不一样的营销,只是发布,没有具体价格信息,也没有开启预售,要将悬念留到七月份。对于持币待购的年轻消费者来说,一下陷入两难境地,接着等YU7还是直接买智界R7?不如我们一起来比比看,找找答案!
续航之争,光有纯电不够?
哪怕新能源发展到今天,大家对于续航仍然相当关注,尤其年轻消费者更是如此,用车场景更多,自然也就需要车辆有着更强的续航实力,带来足够的用车便利性。小米YU7跟SU7一样,还是坚定走纯电路线,不同的是,它进一步在续航上下了功夫,单电机续航直接做到了835km,就连四驱续航都有770km。要说遗憾,只有顶配给5C充电,对于另外两款车型来说,续航够了,但充电貌似不够快。
智界R7的解法则就聪明多了,纯电版本同样把续航干到了800km以上,如果用户有家充条件,闭眼入就行,周末跨城甚至跨省自驾,也能开个往返而不用在中途加电补能。纯电之外,它还给到了增程。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增程办CLTC综合续航里程长达1673km,整整达到了YU7纯电续航的两倍。并且,在华为雪鸮智能增程系统的加持下,它可以实现媲美纯电车的静谧性,还有极致的经济性,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5.68L,可加92号油。也就是说,对于用车场景更多元,喜欢长途自驾的年轻用户来说,智界R7的增程版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空间+智能,谁的组合拳更精彩?
接着来看,打好续航基础之后,就该比拼设计、空间、智能等维度了。先看设计,智界 R7 遵循华为“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原则,采用“Inside-Out”内外合一设计手法,以家族化先锋设计语言,重塑轿跑SUV的功能和体验,重新定义新能源时代的设计准则。对比来说,智界R7设计原创度更高,家族化标签更明显,平衡感也做得更足。
车身尺寸方面,智界 R7 的长宽高分别为 4956/1981/1634mm,轴距达到了 2950mm,不同于传统轿跑SUV,它对车尾进行了抬高处理,这样的好处便是让后排乘客拥有更充裕的头部空间,空间体验比YU7表现更佳。作为SUV车型,储物能力也值得重点关注。智界R7做了一个同级唯一的三层后备箱,拥有837L(纯电版)/796L(增程版)超大容积,当后排座椅完全放倒后,扩展装载容积高达2130L(纯电版)/2089L(增程版)。而YU7后备箱容积仅为678L,后排放倒后备厢容积1758L。显然对年轻用户来说,R7装载能力更强,用车便利性也更高。
来到智能层面,智界R7搭载了最新的HUAWEI ADS 3.3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通过采用端到端架构,成为业界首个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功能上,它已经可以实现从家里车位出发,一路智驾到目的地停车场,甚至赶时间还能让车自己找位停,十分接近智能辅助驾驶的终极形态。并且,华为ADS也是业内首个实现全国范围内开城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可充分满足用户驾驶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需求。对比来说,小米YU7的智能辅助驾驶由于技术成熟度与数据积累不足,控制能力及体验感有待考量。
另外,更强的感知及控制能力,也为智界R7带来了更出色的主动安全表现。它搭载了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并即将新增eAES功能,在懂车帝、易车、太平洋汽车媒体主动安全测试中都取得了领先其它车企的优异成绩。被动安全上,智界R7也有着更出色的车身用料,前乘员舱核心骨架结构100%使用潜艇级热成型钢,大幅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反观YU7,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再度升级,但是在主动安全防护上有待考量。
结语:
智界R7和小米YU7,绝对算是25万级SUV领域的“流量王”和“顶级实力派”。都说武林高手过招,比的就是细节。综合看来,有着华为技术加持的智界R7,无论是纯电+增程的双向技术路线,还是更大更实用空间表现,以及更强悍的智能驾驶辅助、主动安全,综合实力确确实实要胜过小米YU7。
并且,小米YU7上市要等到7月,提车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智界R7在奇瑞大厂深厚造车经验加持下交付稳定,下定即可快速提车。从市场上来看,R7持续热销,销量曾一度超越特斯拉Model Y,已然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双重认证。因此,笔者更建议直接买智界R7,早买早享受,体验也更好。
来源:轿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