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ATM机:全国仅剩80万台,00后直呼“没用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2:00 1

摘要:“以前满街都是,现在想找个ATM机比找停车位还难!”一位网友的调侃,道出了ATM机的尴尬现状。截至2024年末,全国ATM机仅剩80.27万台,较2019年的巅峰时期锐减近30万台,降幅达26.87%。曾经24小时闪烁的“现金灯塔”,如今在移动支付的浪潮中逐渐

“以前满街都是,现在想找个ATM机比找停车位还难!”一位网友的调侃,道出了ATM机的尴尬现状。
截至2024年末,全国ATM机仅剩80.27万台,较2019年的巅峰时期锐减近30万台,降幅达26.87%。曾经24小时闪烁的“现金灯塔”,如今在移动支付的浪潮中逐渐蒙尘。就连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口中“银行业唯一有用的发明”,也难逃被二维码“降维打击”的命运。

1. 移动支付的“致命一击”:连南极企鹅都想学扫码
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86%,线下小额支付95%依赖扫码。2024年电子支付金额突破3426万亿元,相当于全球GDP的3倍。年轻人对现金的依赖几近归零——“00后”大学生王潇直言:“我从来没用过ATM机,都不知道学校有没有这玩意儿。”家庭主妇李丽更是感叹:“现在连菜市场都用二维码,现金早成了压箱底的‘古董’。”

2. 银行的“断臂求生”:一台ATM年烧10万,不如拆了卖废铁
ATM单台年维护成本超10万元,但日均交易量不足百笔。银行纷纷关闭低效网点(2023年超2600家),并叫停扫码存取款等鸡肋功能。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50余家银行近一年已宣布相关业务调整。闲鱼上,二手ATM机标价仅3000-5000元,附赠“直播间装X指南”——“原价十几万的提款机,现在一顿火锅钱搬回家!”

3. 用户代际断层:老年人“带不动”,年轻人“用不上”
老年人虽依赖现金,但难以支撑存量需求;年轻人取现只为红包、应急等特殊场景。银行人士坦言:“大额现金提取转向柜台,ATM只剩‘手机没电’这类极端场景还能派上用场。”

1. 智能升级:刷脸取款、数字人民币兑换
工商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外币兑换机,苏州银行上线外卡取现服务,2024年累计为外国人取现146.79万元。浙商银行优化大字版界面,无锡70%的ATM支持外卡取现,部分机器新增10元小面额功能,让老年人取钱“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2. 场景突围:机场、山区、老年社区的“现金堡垒”
在偏远山区、老年社区和外籍人士聚集区,ATM机仍是刚需。苏州银行ATM外卡取现单日最高达5万元,被外国游客赞为“中国版国际友好手势”。某银行甚至将ATM改造成“政务终端”,大爷取完养老金顺手交水电费,直呼“比儿子还管用!”

3. 厂商转型:从造ATM到炒股、开产业园
昔日龙头御银股份,ATM业务收入占比已跌至10%,转行产业园运营和股权投资。二手ATM机被改造成直播道具、工业装饰品,网友戏称:“这是科技圈的‘文艺复兴’!”

专家观点:退守“小众服务”,类似电话亭
博通咨询王蓬博预测:“ATM不会消失,但会像电话亭一样退居二线,成为应急设施。”央行虽强调“不得拒收现金”,但ATM日均取现限2万元、柜台大额需预约等政策,进一步压缩现金空间。

ATM机的谢幕不是悲剧,而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交响。它提醒我们:再快的时代,也要为慢行者留下站台;再智能的生活,也需要一点“摸得着”的温暖。

来源:嘎嘣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