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舆论形势也愈加复杂,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这使得在对学生的外语教育中不能再只局限于语言技能的传授,而要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舆论形势也愈加复杂,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这使得在对学生的外语教育中不能再只局限于语言技能的传授,而要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使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语学习者们作为向国际社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新的改革和创新。外语教育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一、外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过去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大多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所设,其重点更多地是偏向于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是属于学生已达到一定英语水平后所开设的高阶课程,然而,英语学习者们作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传播意识和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坚守和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外语教育还需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守好自己的中国立场,与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这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外语教育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学校开始注重文化教学,通过介绍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然而,外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总是被动地在接受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学生往往缺乏实际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导致他们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感到无所适从。故而,外语教育者也开始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以赛促学等,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的交融

跨文化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客观地看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理性分析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并恰当地提出解决方法,这与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要求教育者提供一定的案例让学生对本国以及外国的文化现象、文本、制品从中外比较的视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探索案例背后隐藏的文化原因,并进行批判性审视,进而提高跨文化思辨能力(孙有中,2016)。而思辨能力指的是指通过分析、推理、评价这三种核心思辨技能对事物或者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有据的评判的能力。如果能够通过思辨的视角实现对跨文化现象和问题的探讨的更为深入,那么跨文化交际当中的冲突和矛盾将会被更加地客观、透彻地应对和分析。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为思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和更为广阔的视角,反过来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为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深度,两者之间深刻的融合能更好促进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提升。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语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2020)(简称《指南》)中提到,需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现象、具备文化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以及通过教学阐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同时增强批判性文化意识,并具备对不同文化现象进行阐述和评价的能力。目前,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向前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应不仅仅局限于对英专生培养,更应该面向全体英语学习者,加深英语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自信,也提升他们对于多样文明的理解、尊重和包容。

三、外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针对上述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外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

3.1提升文化主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对于外语教材来说,其中很多文本都是由英语本土学习者编写,其本身就蕴含了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学生难免不受到其价值观的隐形影响,甚至摒弃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不仅需要明确自身的文化自信,更需要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确保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传播中国优秀民族文化。

在当前外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隐性地融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素材的建设和拓展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另有其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的介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在与西方文学作品做对比分析时,可以帮助比较中外文化所倡导的精神价值,对其形成原因深入溯源,确保在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坚守文化立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3.2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

在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深入学习了解之后,深层次的认知训练就应该被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挖掘出不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体现深层次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学生才能利用自己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探究复杂的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全面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在各种跨文化语境当中更好地表达、理解、传递意图。

跨文化教学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对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将未知的知识转变为新的体系。教学当中教育者应该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采取探究式模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突破对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表层理解,利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构建合理的网状结构知识。教育者可以就一个话题进行发散性引导,关联到相关的文化案例、文化冲突和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网络来查找、筛选、分析、推理信息,从而在训练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提升跨文化思辨能力。

3.3促进跨文化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当中需明确自身文化的主体性,但更需拥有“文化自觉”,应避免“文化中心论”,“文化至上论”,在理解双方文化现象的基础上对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有一定的思考。跨文化交际学习者在理解、认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之后还需要跨越文化边界,将自己短暂地带入到对方的文化场景中,通过的视角转换或角色互换等方式,感受文化差异,并做出审慎的同情的评价(孙有中,2016)。

在对多元文化形成自身的体系之后,跨文化交际学习者们才能以更新的国际视野看待世界看待中国出现的新事物,并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与国际观众共情共鸣,打造国际传播影响力。讲好人的故事、讲好文化的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以跨文化知识为指引,构建面向实践的融合型培养体系,促进学科知识、师资队伍、硬件软件多维度融合创新发展才能更好提升当代青年人的国际传播能力,才能更好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3.4第二课堂赋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

跨文化教学应该尽可能多的创造跨文化交际机会,以促成跨文化能力的根本提升。学生在参与全环节的教学之后,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内化已学知识,在真实场景中演练和体验,从而将课堂知识内化、吸收,才能检验出教学成果。学校可以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如国际学生交流会、海外游学等,还可以参与到相应的比赛,如外教社跨文化能力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实际跨文化交际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

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实践后,学生可以分享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深层次挖掘背后的原因,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复盘和探讨,在不断地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思辨、探讨才能找到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检验已学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并得以内化。

四、结语

外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文化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供实际跨文化交际机会,并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英语教学不仅教的是语言,更是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工具性在凸显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它的人文性,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外语教育必须在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对中外文化知识的浅层理解,实现对多元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认知,达成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提升,更好地履行“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新任务。

作者:付佳璐赣东学院。

来源:牛魔王大板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