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破解养老困局的金融密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6:36 2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下,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政策工具,探寻其破解养老难题的关键作用。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下,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政策工具,探寻其破解养老难题的关键作用。

一、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核心要义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低成本贷款。通过降低养老机构融资门槛与成本,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让大众能享受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养老服务。

二、政策内容详解

适用对象

①金融机构:涵盖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 7 家全国性大型银行,以及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全国性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单户授信无上限;地方法人银行贴近基层,单户授信不超 3000 万元,满足本地养老机构多样化融资需求。

②养老机构:需为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法人,或有政府支持、具备明确偿还模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养老机构需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在民政部门备案。新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 20%,改扩建项目需提供产权证明,确保贷款资金合理使用与机构规范运营。

支持范围

传统重点领域:

护理型床位建设:重点支持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 60% 的项目,以此提升养老机构专业护理能力,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需求。

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再贷款支持建设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需接入省级监管系统,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便于老人、家属及政府实时监管。

适老化改造:对养老机构及相关场所适老化改造给予支持,每平方米补贴最高可达 1500 元,改善老年人居住安全性与舒适度。

医养结合机构:政策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床位占比≥10%,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让老人在养老机构内也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创新业态领域:鼓励 “时间银行” 互助养老、CCRC 持续照料社区等新型养老模式,对创新项目贷款期限可延长至 10 年,助力探索多元化养老路径。

2024 年新增领域:

公益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需确保公益、普惠型养老机构日常运营,维持服务价格亲民与机构可持续发展。

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再贷款支持县级到村级连锁化、标准化运营机构的建设,以此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让老人就近享受服务。

纳入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广目录内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如护理用品、康复器材、智能设备生产企业,均可申请专项再贷款,推动老年产品制造业发展。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采用 “先贷后借” 直达机制,按季度发放。金融机构先市场化向养老机构放贷,贷款利率不超过 5.5%,较市场平均利率低 12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后,次季度首月金融机构可向央行申请等额 100% 再贷款资金,专项再贷款期限 1 年,可展期两次,利率仅 1.75%,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激励其发放优惠贷款。

三、政策实施成效

规模持续扩张

自 2022 年设立以来,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成效显著。2024 年政策试点扩至全国,支持范围进一步拓展。以河南省为例,截至 2024 年 12 月末,普惠专项再贷款余额达 6.05 亿元,累计发放符合条件贷款 12.87 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未来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创新实践频出

各地积极响应政策,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如: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多部门促成吉林省首笔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落地,江苏晋城等地也实现首贷突破。

不仅如此,部分地区还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特色金融服务模式。

长三角地区创新推出 “智慧养老 REITs + 供应链金融” 闭环模式,而且与供应链金融ABS产生了联动。项目总投资28亿元,发行REITs募集了15亿元,年化分红率为6.8%;其余资金通过多项设备供应链ABS来融资,嵌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从设备采购到租赁回收的全流程追溯,这一模式使资金周转效率提升 40%,护理床位成本下降 23%,2024 年入住率达 92%。

京津冀地区打造 “保险 + 贷款 + 服务” 三位一体模式,泰康保险与建设银行合作养老保险单质押贷款,投保人最高可贷现金价值 80%,利率 4.2%贷款定向用于支付合作养老社区服务费,这时,创新 “护理服务抵扣利息” 条款,2024 年签约超 12 万人,撬动资金超 300 亿元,保单质押不良率仅 0.35%。

产业蓬勃发展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为养老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推动产业规模扩大,预计 2025 年养老产业规模有望突破 12 万亿元。养老机构利用资金新建或改造护理床位、引入智能设备、提升医养结合水平,丰富服务项目,缓解供需矛盾,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带动老年用品制造、人才培训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四、政策保障体系

政策延续与扩围

2024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扩至全国,支持范围新增公益性、普惠型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和老年产品制造,为养老产业长期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多部门协同指导

2024 年 12 月,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五方面提出 16 项举措,为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宏观指导与政策框架,推动养老金融体系建设。

来源: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