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展现出来的技术水准和实力之强悍,想必已经没有人会轻易怀疑。我们已在这方面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距离超越身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这一“阶段性小目标”,正在越来越近。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到“神舟”飞船,再到“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和“天宫”空
关于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展现出来的技术水准和实力之强悍,想必已经没有人会轻易怀疑。我们已在这方面成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距离超越身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这一“阶段性小目标”,正在越来越近。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到“神舟”飞船,再到“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和“天宫”空间站,一个个技术密集型“大玩具”可谓是让人目不暇接。硬件没得可说,软件自然也不能落下,在各类保障性工作和产品中,身为“吃货大国”子民的各位粉丝朋友们会首先想起什么呢?反正吃货一枚的笔者是只关心“吃吃吃”。
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过生日
事实上,与很多人所认为的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航天员选拔和培训等工作不同,我们早在70年代之时就进行过一次航天员的选拔与培训。而更令人叫绝的是,国内对于重要的保障类装备,即太空餐食的初步探索和研发,甚至比首批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时间还要早。也就是说,人都还没上过太空,但国内就已经先开始琢磨该在太空中吃啥和怎么吃等问题了。好吧,这也算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一种表现。既然如此,就先从新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航天员选拔工作谈起吧。
“东方红一号”卫星
回想54年前,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了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五个可自行研发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对于当年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成就,是“两弹一星”工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既然“航天”之梦已初步实现,那“载人航天”自然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1970年7月14日,也就是“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的两个多月后,中央就批准了发展载人飞船的计划,即714工程。按照计划,714工程中的“曙光一号”飞船将在1973年实施发射。而在1973年之前,工程团队就要完成两个极其重要的工作,一是研制出宇宙飞船,二是选拔和训练出一批航天员。
出身于战斗机试飞员部队的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在选拔航天员方面,中国没有任何经验,也不可能从美国和苏联那里获得哪怕一丝一毫的帮助。当年,国内团队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无论是苏联的第一批航天员,还是美国的第一批航天员,他们均为航空兵部队中的战斗机飞行员,且还是其中最为精英的一类人,那就是试飞员。如果说战斗机飞行员是航空兵部队中的精锐,那试飞员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后者在生理状态水平、心理素质稳定性、反应灵敏性和操作技术水平等方面,都要更胜一筹。笔者相信,在前不久的珠海航展上,驾驶苏-57战斗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的俄罗斯试飞员博格丹,就让我们看到了试飞员这一职业的不俗之处。
70年代的解放军空军飞行员
然而,当年的中国却难以轻易效仿美国和苏联。原因很简单,我们当年的试飞员队伍规模实在是太小太小了,空军全军就那十几个试飞员,远比战斗机试飞员总数动辄上百的美国和苏联少得多。无奈之下,714工程团队不得不以降低标准的方式,扩大了航天员选拔范围,从战斗机试飞员扩大到战斗机飞行员。
70年代的中国空军
整体来看,714工程团队分别在北京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和沈阳军区开展了秘密的航天员遴选工作,主要标准为“政治可靠,思想作风过硬”;“身高不得超过180公分,体重不得超过80公斤”;“年龄不得超过30岁”。在1800多名战斗机飞行员中,初步选拔出了215名符合条件的人,经过第二轮筛选后,88人被认为符合条件,然后就是集体赴医学检测条件最好的北京,进行更加严格的筛查和测试。到了1971年5月,这88人又经过了数次更加严格的选拔,最终仅有20人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的第一批预备航天员。
70年代的中国空军
然而很可惜,在预备航天员选拔完毕且开始训练的短短半年后,714工程就在1971年11月被叫停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两个字——没钱。虽然“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但相比起同时期的他国卫星,我们的“东方红一号”仍在很多局部技术方面显得颇为原始和落后,故后续多种型号的新型卫星逐步投入研发。相比之下,载人航天则更是个需要投入大量金钱成本和技术的事情,国内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因而只能先暂时搁置载人航天工程,转而优先发展技术难度和资金成本相对小一些的卫星。直到21年后的1992年,中国才正式重启了代号921的载人航天工程。
搭乘“神舟五号”的杨利伟
至于说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他在2003年10月15日进入太空后所开展和完成的多项试验和任务中,就包括在真实的太空环境下,对首款国产实用型太空餐食进行“美食测评”。在当年央视播出的新闻视频中,身着宇航服的杨利伟就以“一口一个”的方式在太空中吃了诸如月饼之类的食品。之所以要把食品设计成“一口一个”的尺寸,是为了避免航天员咬断和咀嚼食品时飘出残渣或唾液,进而伤及飞船内部的一些精密仪器。
管状牙膏样式的第一代太空餐
而事实上,早在新中国首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开始之前,国内就已经启动了对太空餐食的研发,当年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内吃下的“中国人的太空第一餐”,也与诸多科研先辈们50多年前的努力密不可分。回想56年前的1968年,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正式成立,其下辖的“航天食品营养研究室”,负责牵头研发属于中国的航天食品,集齐了当时国内较为顶尖的一批营养学、食品检测、健康评定、配餐、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工艺学等人才。而事实上,很多相关学科和专业在当年的中国国内也才是刚刚确立或开办不久,专业人才数量颇为稀少,由此可见航天食品营养研究室对开发航天食品一事下了多么大的力气。
美苏的第一代太空食品不尽如人意
与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推出的第一代航天食品相似,中国国内试制而成的最早的一批航天食品,其实也走了“管状牙膏”的技术路线,即在形似牙膏管的可挤压容器内,塞入半固体形态的菜泥、肉羹和果酱等,航天员食用时就如同挤牙膏一般地往嘴里挤,甚至连咀嚼的动作都不用便可顺利吞咽。当然,其所得到的反馈也和美苏的第一代航天食品是一样的,那就是“仿佛在往嘴里挤凉下来的‘粑粑’”,在口感和味道等方面均很不如人意。
日本曾研发成功的太空脱水方便面
于是,了解航天食品发展历史的人可能会立即想起一件事,那就是作为第二代航天食品代表性产物的出现,即脱水食品。没有错,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食品脱水技术开始进入航天领域,虽然此类太空餐食依然难以称得上美味,但起码在味道和口感方面,已经比第一代的“吃凉‘粑粑’”要强得多了。不过在中国的航天食品发展技术路线中,我们却与美国和苏联走过的科技线略有不同,即没能较早地用上食品脱水技术,而是曾尝试过另一条路,且取得了一部分成功。具体为何呢?请各位稍安勿躁,待笔者下期慢慢道来(未完待续)。
来源:儒雅随和老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