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随着新能源大潮的到来,宝马MINI的销量遇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而随市场转型推出的电动MINI COOPER在四月的销量也才只有604台,比起巅峰时期的燃油版MINI销量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危险了。
MINI作为宝马的个性化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一直以来都受到许多小姐姐们的青睐,凭借其外观设计和出色的操控,虽然说不上很好的销量,但是至少也活得很滋润。
可随着新能源大潮的到来,宝马MINI的销量遇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而随市场转型推出的电动MINI COOPER在四月的销量也才只有604台,比起巅峰时期的燃油版MINI销量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危险了。
就在上个月底,MINI大中华区负责人梅晓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当下消费降级的大环境,“MINI不拼性价比,而是追求‘幸价比’。”可显而易见的,卖不上去的销量,和不够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哪怕未来电动MINI继续维持20万的起售价,也很难有销量上的改变。
从外观上来说,电动MINI虽然沿用了经典的燃油版车型的经典外观设计,但是并未在此基础上做出其他创新设计。尽管MINI品牌有着深厚的情怀底蕴,但在消费者日益理性的今天,仅凭情怀营销显然已无法支撑起销量。
其次,电动MINI卖不好的最大问题还是核心技术缺乏,虽然背后有宝马作为支持,但是在三电技术上,比起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一众新能源头部厂商相比,没有足够的优势。而且在如今“智驾平权”的时代下,电动MINI需要接近20万起售价的车型才有基础的定速巡航功能。
对比起当下同属于小车的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等更实惠的车型,以不到10万的价格和扎实的续航,加上更高的智能化程度,都进一步加剧了电动MINI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压力。而同样是进口品牌的Smart,近几年不断推出既有性价比和大空间的纯电车型,也成功收获了不少销量。
那么电动MINI真的这么差吗?对于喜欢MINI的人来说,电动MINI对于日常家用代步有了更好的选择,其次独特的个性和多年的驾驶操控还是在电动MINI上有保留,如果你钟情于MINI的车型,那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加上降价4万元后的价格,整体而言还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电动化的宝马MINI或许一开始路子就走错了,如今这个情况,不降价根本没有出路。而通过降价提高性价比所带来的销量,并不能让这个品牌有持久的销量变化,只能算是一个短期的应对措施。
最根本的,还是MINI需要加快自身的电动化进程,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有满足当下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在提高品牌销量的同时,提高品牌的忠诚度,进一步拯救电动MINI当下尴尬的局面,这要比“MINI不拼性价比”要来得更实在些。
来源:电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