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琪: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牢牢扛起经济大省稳就业政治责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18:12 2

摘要: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2024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在我国就业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

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牢牢扛起经济大省稳就业政治责任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杜敏琪

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2024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在我国就业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要求经济大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对经济大省挑大梁寄予殷切期望。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就业大省,有全国最多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吸纳了最多的脱贫人口,正在全力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向海内外发出了最强“求贤令”,肩负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稳定全国就业大局的使命任务。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从思想认识转化为行动共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就业领域五年行动计划,全力稳住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让广大劳动者就业增收,努力实现“就业稳、人气旺、经济活、事业兴”。

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提质扩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拥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4成,正在聚力打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高地,涌现出大量数字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岗位。我们乘势而上稳存量、扩增量,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政府部门各方出力、企业社会共担责任,深入挖掘先进制造业、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应,依托绿色消费、夜间经济、直播电商、赛事文旅、民生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带动就业增长,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抓好基层稳岗增岗,充分发挥全省1800多万民营经济主体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强化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服务保障,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30万、占全国1/10。同时,我们高质量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今年计划促进创业12万人次,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以现代化人力资源激发就业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我们坚持“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联动贯通,建设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和技工院校参与,支持链主企业拿出真实岗位培养人才。坚持“技工院校建在哪里,就为哪里的产业服务”,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产教融通,全省技工院校每年输送毕业生超17万;与科技等部门合力推广“技研合作”,鼓励技师学院和科研平台开展“订单班”培养、合作实施“双导师”制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造就具有理论基础的大国工匠。坚持“技能人才培养堵点在哪里,就在哪里改革破题”,率先出台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岗位)固化为制度规范,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推进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企业技能岗工资增幅高于管理岗、专技岗。去年广东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13块金牌、超全国1/3,我们以此为契机推动世赛成果转化,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道路。

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促进青年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要求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我们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挖潜扩岗、招才引智、强化服务,让各类招聘接连不断、持续火热。3月16日,人社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共同主办大型招聘会,现场参会企业1273个、提供岗位5.12万个、吸引近12万人参加;举办“N城联动”系列招聘,活动面向全国、贯穿全年,领导带队“跨省送岗”、网络招聘长年常有,4月份分别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长沙、南京举办专场招聘。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迅速立住脚、安下心,我们在“粤就业”小程序开设专区累计归集超1.7万家企业、40万个岗位,链接“找住所”功能,各地保障性住房、人才房、青年驿站一目了然,推送五“有”三“好”政策包,推广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依托“大数据+铁脚板”落实“1131”服务,让高校毕业生求职有门路、就业有助力、职业有发展。

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可靠的保障护航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我们把常态化、机制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与市场化、法治化的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深化拓展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行动,推广应用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去年建成153个标准化就业驿站、5个省级标准化零工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从3350亿元增长到4263亿元、同比增长27.25%,市场化促就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拓宽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强化劳务协作、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就业增收,坚决把4386万农民工特别是455.7万外省脱贫人口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广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落实就业援助措施,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围绕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广“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用心用情拓展职业伤害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等试点,实施灵活就业人员等特定人员单项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把更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提质、社保进万家行动,引导群众参加更高基准保障,营造多缴长缴浓厚氛围。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推动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让“求职放心、就业安心”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生动写照。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