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高速铺就河南交旅融合、乡村振兴新通途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9:22 2

摘要:五月的中原大地,麦浪翻滚,中铁交通运营的新伊高速、宁沈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交相辉映,一条横跨豫西文化长廊,一条纵贯豫东粮仓沃野,以交通之力激活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区域协同发展“价值密码”。

五月的中原大地,麦浪翻滚,中铁交通运营的新伊高速、宁沈高速两条交通大动脉交相辉映,一条横跨豫西文化长廊,一条纵贯豫东粮仓沃野,以交通之力激活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区域协同发展“价值密码”。

01 区域联动,千年文脉串珠成链

新伊高速是河南省“双千工程”和“13445”工程重点项目,作为连接连霍、郑卢、洛栾、二广4条既有高速的重要联络线,以“一线串珠”之势,联动千唐志斋博物馆、灵山风景区、龙凤山古镇、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陆浑水库等热门旅游景点,通过新伊高速形成“一小时文旅圈”。打破了景区分散、交通不便、跨越时间长的时空壁垒,游客可一日尽享多元文化体验。

新伊高速以服务区、收费站为形象展示窗口,结合十三朝古都文化和沿线文旅资源,将宜阳北服务区打造成国潮体验的“龙门集市”多功能商业文化长廊,将洛阳神都文化、洛阳坊市盛景、非遗文创、汉服体验园、传统爱情主题文化墙、茶歇、司机之家、河洛美食融入现代交通动脉中。如今这里已成为穿越古今的国营服务驿站、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一步一景”“一站一特色”在高速通衢间,续写千年文脉的古今交响。

宁沈高速纵贯豫东平原,是河南省“县县通高速”工程的收官之作,它将商丘古城、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周口淮阳太昊陵、鹿邑老子故里、永城芒砀山旅游区等文化地标一线连通,打造“华夏文明探源走廊”。

两条文化廊道以“高速+文旅”模式,让豫西古都文化、石窟艺术与豫东华夏始源、道家文化,因车轮滚动而拉近时空距离,形成“东谒人文始祖,西赏盛唐气象”的文化旅游新格局,历经千年,熠熠生辉。

02 路网畅通,沃土粮仓变“金仓”

宁沈高速全长153.18公里,沿线串联豫东商丘市、周口市2市7县28个乡镇3540个行政村近580万村民,高速通车运营实现村民农户“家门口”就能上高速,宁沈高速郸城西、沈丘北收费站等10座收费站均建在周口黄泛区农场边,春种、秋收完全实现机械自动化作业,粮食收割完即可运抵高速收费站,2小时可达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速的延伸带动沿线农业合作社、农场及农民稳收增收、致富圆梦。

新伊高速、宁沈高速发挥“交通+物流”网作用,通过与物流园、物流公司、运输车队签约合作、补贴、积分兑换等形式,将宁陵酥梨、花生,伊川县苹果、樱桃、青铜工艺品等销往全国,运输成本较以往节约20%,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140%;积极落实绿通政策,截至目前,共减免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近3万余辆、免费金额962.87万元。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物流公司李师傅深有感慨:“我经常跑上海、广州,以前走国道,时间久路途远,不利于农产品保鲜,现在全程上高速,运输快、次数增加,还享受绿通政策,一年增收5至10万元。”

此外,中铁交通还通过设置“乡村振兴展销柜”、直播助农,共同助力农产品拓展销路。新伊高速销售河南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商丘、宁陵等地黑小麦面粉、冬凌草茶、农家小米、西瓜酱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月均销售额超6万元;宁沈高速销售河南睢县、柘城、宁陵、沈丘等地的扎卷、香油、红薯醋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月均销售额超5万元;通过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带货150余场次,让“豫农优品”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03 通道经济,区域协调共发展

新伊高速、宁沈高速深入贯彻“交通优势再造战略”,通过大力实施“6258”价值创造密码和“1435”营销管理体系,从“坐商”“行商”到“路商”转变,发挥通道功能,打造“通道经济”“路衍经济”。

新伊高速推动豫西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主动搭建开发老君山—应天门—龙门石窟—白马寺黄金线路旅游专线,带动沿线经济增长,且与沿线景区、酒店、饭店、超市、汽修厂、车检中心等70余家商户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对接洛阳市旅游年票办公室,广大司乘及游客在路上就能办理“洛阳都市圈旅游年票”,轻松享受“一站式”推介服务。

宁沈高速通过激活豫东产业新动能,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借高速联通郑州航空港,提高跨境电商订单效率。同时,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40余个,并通过产业辐射效应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1000余人,形成多层级就业体系,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更具深意的是,新伊高速与宁沈高速在郑州都市圈形成“十字交汇”,豫西的文化IP与豫东的物流网络在“流量交换”中重构产业生态,区域协同发展从“地理相邻”迈向“要素相融”。

高速飞驰,城乡发展。当川流不息的高速车流与中原大地的文化、产业相连通,当乡村振兴的展柜与都市繁华的霓虹相辉映,“中铁高速”正以“交通先行”的姿态,不断完善出行服务保障体系、打通城乡交通脉络、带动沿线产业发展,助力绘就中原大地业兴产旺、村美民富的新路景。(中国中铁)

来源:中国基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