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松花江碧波荡漾、游人如织。为全力守护群众涉水安全,哈尔滨市公安局立足群众夏季水域活动特点,以隐患排查、巡逻防控、安全宣教、科技赋能四项措施为抓手,全方位筑牢江上安全防线,让市民游客安心享受“水趣”时光。
民主与法制讯(记者王立三□孙大连通讯员庄晶媛)夏日的松花江碧波荡漾、游人如织。为全力守护群众涉水安全,哈尔滨市公安局立足群众夏季水域活动特点,以隐患排查、巡逻防控、安全宣教、科技赋能四项措施为抓手,全方位筑牢江上安全防线,让市民游客安心享受“水趣”时光。
隐患排查“零死角”拧紧风险“安全阀”
“护栏稳固、救生设备齐全、警示标识清晰,才能让群众玩得放心!”在松花江沿岸,民警化身“安全质检员”,对防护设施、救生装备、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从江桥到湿地公园,从防洪纪念塔到游船码头,每一处护栏是否牢固、每一艘游船是否合规、每一件救生衣是否达标,都被纳入“体检清单”。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民警现场督促整改,确保将风险隐患彻底消除。
市公安局严格把关水上游乐项目安全关,对游船、快艇等交通工具进行“全身体检”,细致检查船体结构、动力系统及消防设备,并要求景区对救生器材实行定点存放、标识管理,确保紧急情况下拿得出、用得上。
巡逻防控“全覆盖”筑牢平安“防护墙”
“车巡+步巡”织密安全网,“空中+水面+岸线”立体守护,市公安局在游客集中区域增设巡逻岗,防洪纪念塔、亲水平台、野泳高发区等重点地段,民警高频次往返巡查,及时劝阻野泳、违规垂钓等危险行为。在高峰时段,无人机腾空而起,配合水面快艇、岸边步巡警力,形成“水陆空”联动防控,让安全守护“无盲区”。
“看到警灯闪烁,心里就踏实!”一位游客感慨道。通过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民警在巡逻中及时处置突发情况,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安全宣教“接地气”绷紧群众“意识弦”
“救生衣要这样穿,卡扣必须系紧!”“暗流危险,带孩子切勿靠近深水区!”在码头、社区和乡村,民警通过“案例讲解+现场演示”的方式,向群众普及防溺水知识。一张张“防溺水口诀卡”、一场场应急演练、一次次“敲门行动”,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针对儿童、老年人等群体,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避险技巧,手把手教穿戴救生衣,反复叮嘱“有序上下船、不在船舱打闹”。电子屏滚动同步播放安全提示,“大喇叭”循环喊话提醒,让安全意识“入眼入耳更入心”。
编辑:陈亮
来源:民法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