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经》和《史记》里就有商族始祖起源的传说,但也难免掺入一些周朝之后增加和改写的内容。根据一个古老的神话,商族的男性始祖契,就是由于母亲简狄在河边洗澡时吃了玄鸟蛋,才怀孕生下的。
1、《诗经》和《史记》里就有商族始祖起源的传说,但也难免掺入一些周朝之后增加和改写的内容。根据一个古老的神话,商族的男性始祖契,就是由于母亲简狄在河边洗澡时吃了玄鸟蛋,才怀孕生下的。
2、因此商族的赞美诗《诗经·商颂·玄鸟》的第一句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喻指上帝(天)和商人之间的独特媒介,至于是什么鸟,则有燕子和凤凰等不同解释。由此玄鸟成为商族的图腾和保护神。
3、于是,据翦伯赞《先秦史》及其考证,对玄鸟的祭祀便成为盛大的节日。每年,当黑色的燕子归来时,他们都要举行性爱的狂欢。这时除男性奴隶外,贵族、平民和女奴,都可以自由地来到玄鸟神庙,在神的面前尽情享受一夜情。当然,也可以多次和多人。
4、如此习俗,中外皆同,比如印度人和非洲人,目的则是弥补婚姻对人性的压抑,重温远古的性爱自由。它甚至是古罗马一个固定节日,叫沙特恩节(Shateen Festival),只不过时间是在冬至那几天,这是性爱的复活节,与儒家主张的道德风马牛不相及。
5、在《左传·昭公元年》还写了一个传说,上古时代有一位叫高辛氏的半神帝王,他的两个儿子不和睦,整天打斗,高辛氏一怒之下把小儿子安顿在了“大夏”(晋南),负责祭祀傍晚的参星;把大儿子安顿在了商丘,负责祭祀黎明的辰星,由此,辰星也被叫作商星。
6、传说的结尾,诸神已经离开大地,契开始定居在商丘,他的部族也获得了“商”之名。商星都是黎明时在东方出现,参星总是黄昏时在西方出现,永远一东一西,所以人生分离难聚也被称为“参商”。
7、春秋的贵族还说,宋国是辰星之族的故地,所谓:“宋,大辰之虚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宋国的都城在商丘,而宋人是商人后裔,可见,从王朝兴起之前到灭亡之后,商丘一直和商人有缘。从神话传说时代到春秋再到今天,中国唯一没有变过的地名,可能就是商丘了。
8、但从考古上,商族在灭夏之前的定居地无影无踪,对此学界曾有过两种猜测。其一,受王国维及殷墟发掘的启发,傅斯年提出了“夷夏东西说”,认为夏朝代表晋南和豫西等地的西部文化,它的对手商人是东夷,属于东方文化,所以傅斯年猜测,位于豫东的商丘古城应当是商族人的兴起之地。
9、20世纪末,傅斯年的学术传人张光直借助美国人类学的资源和影响力,曾经和国内考古学界合作,在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地区寻找“先商”,但没有发现任何迹象。
10、其二,随着陶器“器型学”成果的积累,有些考古学者认为,夏商易代时,来自河南和河北交界处的陶器文化曾侵入中原,所以应该在位于河北磁县下七垣文化里寻找“先商”。但数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并没能找到任何稍具规模的城邑,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型农业聚落,丝毫看不出有灭夏、建立王朝的气象。
11、先商的始祖谱系从契开始,到灭夏的武王成汤(甲骨文中的“天乙”),一共有过十四代首领,共经历八次迁徙:“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史记·殷本纪》)也就是说,平均不到两代人就要迁徙一次。
12、这种频繁迁徙可能源于多重因素,诸如:早期游牧经济形态下需寻找水草丰美之地(契至相土时期);夏王朝控制力减弱时的扩张机遇(相土趁后羿之乱东扩至海边);自然灾害如冥治水身亡反映的水患影响;商业贸易需求(王亥驯牛开展跨部落贸易)
13、关于商族早期的迁徙范围,史书记载很少,而且往往超出后人的理解能力。比如商人史诗《诗经·长发》提到,商族第三代首领相土功业卓著,实现了三大跨越:地理扩张,从河北泜河南迁商丘,控制豫北冀南平原,建立城郭定居;经济转型,发明槽养圈牧技术,开启定居农牧业;交通创新,借助淮河-济水水系开展航海活动,可能通过突袭获取滨海资源。
14、在商人辗转迁徙的历程中,明显的趋势是向北方移动。古史记载,在夏朝前期,商族第六代先君冥淹死在了水里,其子王亥开启北上征程,驱牛群北渡黄河,进入河伯与有易部落领地牧牛——有易可能是易水流域,也就是说已经进入河北省中部。
15、史载,王亥生活不检点,曾和兄弟一起在有易部落淫乱(可能勾引了当地酋长家的女子),结果自己和兄弟被杀死,牛群也被有易氏占有,引发商族生存危机。第八代上甲微借河伯兵力复仇,终于攻灭了有易氏,夺回了牛群。(郭璞注引《竹书纪年》)
16、从文献的记载看,上甲微带族人复仇之后,并没有占据有易氏的地盘定居下来,而是继续漫游。对商族来说,王亥遇难和上甲微复仇是生死攸关的事件,也是商族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甲骨文显示此事件成为商族重要历史记忆,王亥被尊为"高祖",与河伯共享祭祀。
17、迁徙路线的地理重构。考古与文献交叉印证显示:商族早期活动范围以豫东鲁西为核心(商丘-蕃-砥石);北进路线沿黄河-济水-易水推进,最远达河北中部;水系网络成为迁徙通道(相土利用河网、王亥渡黄河北上)。
18、这种持续迁徙塑造了商族独特的文明特质:既保持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又发展出定居农业与商贸能力,最终在成汤时期完成从部落到国家的质变。甲骨文中对王亥、河伯的特殊祭祀,印证了迁徙历程对商族集体记忆的深刻影响。
来源:小王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