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深圳市南山区何以成为文博会的“流量”担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5 20:15 2

摘要:五月的深圳湾畔,晨光轻洒,浪涛低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拉开璀璨帷幕,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文化“顶流”的时代宝盒。在文博会13号馆的舞台上,深圳市南山区以“美好生活·深圳创造”为主题策划了深圳展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坐标上,镌刻属于这个

五月的深圳湾畔,晨光轻洒,浪涛低语。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拉开璀璨帷幕,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文化“顶流”的时代宝盒。在文博会13号馆的舞台上,深圳市南山区以“美好生活·深圳创造”为主题策划了深圳展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坐标上,镌刻属于这个时代的产业哲学与生活美学,展现中国“文化+科技”创新实力与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走进文博会13号馆深圳展区,仿佛踏入未来世界的入口。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的沉浸式体验,打破了文化与科技的次元壁。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夏澜S01”与现场观众频繁互动,可以做到7个种类22种表情。孵化和运营“奶龙”等原创型IP的第七印象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文博会上公司全球首发了奶龙AI玩伴机器人,让奶龙变成现实中的朋友。在腾讯展厅,三面屏裸眼3D技术让《庆余年》《繁花》的IP场景触手可及;戴上智能穿戴设备,观众瞬间“穿越”到南山人才公园的虚拟空间。这些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传统观展模式,让文化消费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本届文博会上,南山区科技企业组成的“创新矩阵”中,机器人谷企业的成果令人瞩目——服务型机器人让生活更便捷,教育机器人赋予陪伴以温度,工业机器人则重塑生产效率——这些“人类高质量打工人”的背后,是南山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链条生态:超千家规上企业、占全市60%的产业增加值、56家全市百强企业,构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南山高地”。

在游戏电竞体验区,深圳狼队的虚拟赛场竞技与创梦天地的国际赛事布局,展现着南山文化产业的“硬核战斗力”。年营收超千亿元、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30余家亿元级企业,这些数据背后是“研发-赛事-直播-教育”的全产业链生态。当《和平精英》总决赛带动超千万元周边消费,当“电竞+文旅”嘉年华吸引百万外地观众,南山证明了文化产业不仅是精神产品,更是激活城市经济的“流量引擎”。

南山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图谱令人瞩目:在“2023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指数”中稳居榜首,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些荣誉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全区文化企业近1.5万家,规上企业近千家,营业收入占据全市半壁江山,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规模更是领跑全国。当越疆机器人的“咖啡师”以精准动作调制咖啡,当众擎机器人与观众“手拉手”漫步展厅,这些科技产品早已超越工业品的范畴,成为文化表达的载体。南山用数据证明,文化产业的繁荣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

南山区的独特魅力,在于“文化+科技”的“化学反应”而非简单“物理叠加”。数万家文化企业、近千家规上企业的产业集群,深植于科技创新的土壤中——南油荔秀从加工厂区到时尚街区的蝶变,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从旧厂房到艺术地标的进化,证明了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于城市肌理的生态演化。

当电竞比赛的热血在虚拟赛场沸腾,当 VR 文旅的光影在现实空间交织,当创意市集的烟火与时装秀的华彩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头古城等12个分会场绽放,近50场特色活动如珍珠串链,串起科技创新的硬核力量与人文关怀的温暖底色,在大湾区的热土上,南山区正谱写出新质生产力赋能美好生活的鲜活诗篇。

本届文博会上,南山区的“流量”密码或许就在于:让科技有文化温度,让文化有科技动能,最终在二者的共振中,绘就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生活·深圳创造”。在“文化+科技”的赛道上,南山正在创造更多“流量”担当。

文|记者 沈婷婷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