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和孟羽童直播,董明珠试图取悦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18:40 3

摘要:时隔两年,本来已经矛盾公开化的董明珠和孟羽童,突然宣布于5月23日再次同框直播。这可惊呆了吃瓜群众。有网友称,“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也有人表示,“渡尽劫波流量在,相逢带货泯恩仇。”

时隔两年,本来已经矛盾公开化的董明珠和孟羽童,突然宣布于5月23日再次同框直播。这可惊呆了吃瓜群众。有网友称,“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也有人表示,“渡尽劫波流量在,相逢带货泯恩仇。”

想当年,孟羽童离开格力之后,董明珠曾公开批评,“只想着利用格力平台当网红。”如今,“反目”的董明珠,不惜放下身段与前秘书和解。这对霸道女总裁来说,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董明珠对小秘书示弱?与孟羽童握手言和同框直播,董明珠又试图取悦谁?

董明珠又“整活”

爱说硬话的董明珠,也有“服软”的时候。她和前秘书孟羽童的和解,从约饭传闻开始。

5月20日,孟羽童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则动态,引发市场关注。她晒出自己与董明珠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中清晰可见的是,董总回复包含“好好干”“我带你去吃饭”等温暖的词汇,显示二人关系颇为亲密。孟羽童配文称,“时隔两年,收到了来自前老板的微信,像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滴,心中是莫名的酸楚和感谢。”

如果说这个聊天记录只是一种私人之间的互动,那格力官方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回家吃饭”,让这一事件立马升级了。5月21日,董明珠在微博@孟羽童“好久不见”,正式官宣5月23日,相约格力明珠精选抖音直播间。这是自2023年孟羽童离职之后,两人首次公开合作。

“董孟恩怨”迎来大反转,吃瓜群众显然无法淡定了。有网友称,“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也有人表示,“渡尽劫波流量在,相逢带货泯恩仇。” 在不少人看来,董明珠放下身段,与前秘书和解,主要的还是为了生意和流量。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面子曾可贵,里子价更高,若为流量故,二者皆可抛。”

俩人冰释前嫌,是一次共赢之举。对格力,可以修复前期舆论压力;对孟羽童,与TOP级企业家同框,可以提高自身商业价值。至于吃回头草的马是不是好马,那要看水草是否丰美啊。

对消费者来说,流量之外,格力需要带来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不然,流量也仅仅是流量而已。

“董孟恩怨”始末

董明珠与孟羽童,二人的交集始于一档节目。2021年4月,22岁的孟羽童参与职场类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首次进入董明珠的视线。一个是家电巨头格力的董事长,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二人的缘分,由此开启并深度绑定。

被董事长选中,孟羽童直接从实习生升为董事长秘书。在二人的“蜜月期”,董明珠带着孟羽童,频频现身,向来不吝溢美之词,甚至表示“要将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当时,董明珠的主要心思,是带领格力打破线下渠道的局限,向直播电商转型,争取年轻消费者。年轻的孟羽童当然要和老板一起带货。一个“养成系”人设,一个“霸道女总裁”风格,反差强烈的这对CP,迅速成为流量密码。据悉,两人合体的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一度创下数亿元GMV。孟羽童甚至被称为“格力薇娅”。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2023年5月,孟羽童从格力离职。当时,有报道称,格力员工透露,孟羽童因为“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被开除。董明珠也公开批评称,“只想着用格力平台自己当网红,在公司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格力这场“养成系”营销,最终因双方的一拍两散告一段落。不过,围绕着董明珠与孟羽童的话题,依旧不断。有网友认为,孟羽童借助董明珠和格力这种大平台走红,然后因接私活离职有些忘恩负义。也有人认为,孟羽童逃离职场PUA,是勇敢的举措。

对于“董孟恩怨”,孰对孰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当你在关心对错的时候,她们已经“破镜重圆”,双双出现在直播间,眉开眼笑地聊天呢。

格力图什么?

虽然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和解,令一众看客猝不及防,但是,在类似“回家吃饭”的温情背后,格力图的究竟是什么?

一直以来,董明珠的言论都是引流的利器。然而,今年以来,因为“不用海归派”等话题,引发舆论反噬。格力急需改变市场的看法和不满。在这个时候,请回孟羽童,格力不仅可以增加年轻的标签,还可以给市场落个不计前嫌的美名。

董明珠是懂流量的,她的一番苦心,市场欣然接受。直播还没开始,俩人重归于好的话题便登上热搜榜。难怪有网友感叹,“渡尽劫波流量在,相逢带货泯恩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市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流量。

对格力来说,“吃回头草”讨好孟羽童,除了流量,还有迫不得已的竞争压力。目前来看,格力和美的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美的CEO方洪波今年以来,频频出圈,博了一轮又一轮流量。

更关键的是,“门口的野蛮人”小米,更是高调崛起。5月份,小米总裁在直播时立下flag“2025年杀入行业前三,2030年冲击前二。”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小米空调线上份额达11.82%,位居行业第三。

面对新老对手发力,格力显然无法淡定。当线下渠道不再为王,格力急需一个能占据年轻用户的IP锚点。董明珠亲自上阵,虽然为格力打开了线上市场,但品牌的年轻化突围,总是差点意思。更有甚者,格力将门店改为董明珠健康家,试图用个人IP取代品牌标识,更是引发滔天争议。

对格力和董明珠来说,颇为扎心的现实是,米粉愿意为雷军一掷千金,但很少有人愿意奔着董明珠的个人魅力买格力的产品。在这种背景下,董明珠和格力主动示弱,重新召唤孟羽童,作为重构年轻化的发力点,或许是合适的。

“召回”孟羽童简单,也可以博得流量,但从根本上重构渠道生态、品牌价值,才是格力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门。

来源:桃源忆江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