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也有偶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21:39 6

摘要:明嘉靖七年(1528年),创立了“心学”的儒家宗师王阳明,在广西平思田之乱后身患重病,从南宁府宣化县踏上返乡之途。当船行至郁江乌蛮滩北岸(今广西横州市),王阳明不顾病躯难行,执意上岸郑重拜谒了当地的一座庙。

明嘉靖七年(1528年),创立了“心学”的儒家宗师王阳明,在广西平思田之乱后身患重病,从南宁府宣化县踏上返乡之途。当船行至郁江乌蛮滩北岸(今广西横州市),王阳明不顾病躯难行,执意上岸郑重拜谒了当地的一座庙。

无数人尊崇王阳明,称王阳明为“心圣”。而“心圣”也有自己的偶像。王阳明从小就崇拜的人,便是庙里供奉的这位东汉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著名军事家,曾为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更因为远征交趾而威镇南疆,其盛名千年不衰。

公元40年,时任交趾太守的苏定斩杀麋冷县的贵族诗索,引爆了中央官员与南方地方部落贵族冲突的导火索,形势岌岌可危。

面对南疆战事,已经55岁的马援主动请缨。次年,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南征交趾。马援率长沙、零陵、桂阳的大军,沿当年秦军进攻百越的路线溯湘江南下。马援此行站在了历史的交汇点,他即将探索一条由中原直达北部湾的全新之路。大军经灵渠后,下漓江、桂江,直至苍梧,由苍梧溯西江至藤县、北流。

然而到达北流时,南下水路突然中断,大队人马不得不停船靠岸。当时北流江和南流江之间水路不通,中间的十多里陆路只能依靠步行通行。

马援带着士兵逢山开路,硬生生凿出了一个窄窄的关口。可谁知,就是在穿越这十多里山路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士兵不知为何突然呼吸困难,出现幻觉,最后纷纷中毒身亡。

原来此地自古瘴气弥漫,中有两石相对,“状若关门”,中间夹了一条狭窄的路,仿佛此处关隘就是“门槛”,跨前一步就会跌入“黑暗无边的地狱”。从此北流江通往南流江的这一段陆路,便有了一个俗名叫——“鬼门关”。

闯过“鬼门关”,历经千辛万苦,马援大军终于经北流江转运南流江抵达合浦。自秦汉以来,虽然已有合浦至南海的航线,但是却受到季风和洋流的极大影响,而且到交趾又是“水道多绝、陆路难行”,从合浦出发后,马援只能一路沿着海岸探索,也留下了不少传说。

传说马援军队到了企沙山心的海域上遇到了大风浪,几乎翻船,马援情急之下拿出弓箭朝天射了一箭,结果大风停了。然后朝大海射了一箭,大浪平息了。但是海水退去之后,大小船只卡住动不得,马援就向三婆庙的庙顶射了一箭,意思向三婆神求助,结果海水又涨上来,马援船队顺风顺水南下。而这个地方就得了个地名叫三口浪。

传说虽有夸张,却体现了人们对伏波将军威名的崇敬。

根据史书记录,马援从合浦出发时,已经召集了2万士兵共计2000多艘船只。船队出发不久,就在江山半岛岬角附近,遇到了绵延数公里长的裸露石壁及形状各异的怪石滩。

史书《册府元龟》记载,通过此处犹如九死一生:人牵利楫,石限横津。才登一去之处,便作九泉之计。

面对凶险之途,马援只能另辟蹊径。虽然没有发现河道,却找到一处东西走向的天然沟壑。这条沟壑位于半岛最狭窄的地方,跨越两面海湾的直线距离约2公里。如果能从这里通过,既可以避开南面的凶险海域,还能大大缩短行程。

然而,想要通过这条“捷径”同样困难重重,在东面的起点处就有一座石山阻挡,看似稍加挖掘便可通航的沟渠下,岩石异常坚硬,军士们要凿去分寸,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民间看来,这条河道若非仙人施法难以开凿,因此起名“仙人泷”和“天威遥”,从而将马援进一步神化。但是,在此开凿一条运河,必将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人力成本。

曾任宋代钦州教授的周去非,在一次偶然获得流落民间的《天威遥碑》碑文后,他将其记录在《岭外代答》中:“伏波尝加功力,迄不克就。厥后守臣屡欲开凿,以便漕运”。按照周去非所言,潭蓬运河由马援始凿,但是并没有开通。在马援之后,又有多个朝代的地方官员不断尝试开凿了运河。

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广西文物工作队组织专家到防城港潭蓬村的河道展开调查,发现两岸石壁上保存有大量清晰的人工凿痕,石壁上还有工人在劳作时刻下年款的3处摩崖石刻,初步勘定,这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古运河,总长约2公里。随后,这条运河被正式定名为“潭蓬运河”

2017年,防城港市博物馆对潭蓬运河进行清理发掘,新发现了8处石刻。除了考古发掘,《资治通鉴》《安南志略》等中、越两国史书中均有清晰指向。潭蓬运河为唐代静安节度使高骈为收复安南而开通的说法成为了学术界广泛的共识。【字幕:自安南至邕、广,海路多潜石覆舟,静海节度使高骈募工凿之,漕运无滞——《资治通鉴》;骈以南海至交州,有石隐水中,常覆巨舟,遂奏削去巨石。交、广之民,舟楫安行——《安南志略》。】

尽管史料和民间传说对潭蓬运河的建设者,有不同的说法。但至今,潭蓬运河东段岸边仍建有一座伏波庙,由于多次重建,始建年代难以考证,但香火始终不断。

而在300公里外的横州市云表镇乌蛮滩,一些途径这里的船只,都会燃放鞭炮,祈求马援护佑他们平安渡过险滩。

横州市伏波庙是为纪念马援南征交趾、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那么马援如何从200多公里外的北部湾来到这里呢?有学者推测,马援在苍梧出发后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一路前往合浦,沿海而进。另一路由其部将带领沿浔江、郁江西上,经过横县、邕宁,转入左江,最后进入交趾形成合围。

公元43年正月,马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获胜后的马援怎样处理地方的棘手矛盾?大军班师回朝后,为了保卫边疆稳定,一批自称“马留人”的将士如何扎根岭南?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又迎来了哪些变化?下周请继续收看《广西故事——马援传奇 威镇南疆》下集。

本周日(5月25日)21:20

广西卫视播出的《广西故事·马援传奇 威镇南疆(上)》

来源:广西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