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女神王仪涵:25岁前不谈恋爱,退役后嫁小一岁的师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5 22:44 1

摘要:那年她23岁,第一次站上世锦赛女单冠军的领奖台。国歌响起时,她站在台上,哭得像个孩子,手紧紧抓着金牌,嘴唇一边颤着一边跟唱。

很多人第一次记住王仪涵,是在2011年伦敦世锦赛。

那年她23岁,第一次站上世锦赛女单冠军的领奖台。国歌响起时,她站在台上,哭得像个孩子,手紧紧抓着金牌,嘴唇一边颤着一边跟唱。

这不是她第一次哭,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那天,全中国记住了这个身高178、眼神明亮、笑起来有点腼腆的女孩。

王仪涵9岁那年第一次摸到羽毛球拍,没想到这一握就是十几年。

她家在上海,父母都是普通人,不是专业体育背景。起初只是为了锻炼身体,送她去少年宫练球。没想到教练一看她打球,说话都变了:“这小姑娘身高条件真不错,协调性也好,可以走专业。”

就这样,她的命运转了个弯。

那时候的专业体育学校,跟普通人理解的不一样。每天五六点起床,跑步、练球、体能,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上百次。训练结束后吃口饭、补点文化课,下午继续练,一练就是晚上七八点。

冬天在羽毛球馆打到手脚冻僵,夏天热到鞋子湿透,一脱鞋全是汗味。

她从不叫苦。别人要监督训练,她是拦都拦不住。

同龄女孩在逛街、追剧、聊QQ,她只对球感兴趣。有一次回家,妈妈想给她买件新衣服,她看都没看:“我还得赶紧回去练球。”

她很早就意识到:“如果你想比别人强,你就得比别人多练。”

16岁,她进了国家二队。

全国多少孩子梦寐以求的机会,王仪涵却紧张得吃不下饭。进国家队就像进了竞技场,每天你都可能被刷下来。

她的教练是张宁,2004年奥运会女单冠军。张宁对她很严格,从不夸她。训练时一个挑球动作练不好,能让她重复五百次。

“技术可以慢慢磨,但心态一定要稳。”张宁说。

王仪涵刚进国家队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怕输。哪怕只是队内训练赛,只要比分落后,她就容易心急、发慌,连自己都骂自己。

后来她学会了,在赛场上不光要比技术,还要比谁更能扛住压力。

2009年,她打进了全英公开赛女单决赛,获得冠军。

2011年伦敦,她拿下世界冠军。

打进决赛后,她一直不敢睡觉,怕自己第二天状态不对。凌晨还在整理球拍、翻战术笔记。比赛当天,王仪涵对阵中国台北的郑韶婕,打满三局。关键分时她咬牙挺住,赢了。

她跪在地上拍打球场的那一刻,很多人都哭了。

她说:“那天是我第一次觉得,所有努力都值了。”

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舆论开始往她身上贴“奥运希望”的标签。

她知道,下一站就是伦敦奥运会。

那年她23岁,按计划可以大干一场的年龄,却开始被伤病缠上。

脚踝、膝盖、手腕,每个地方都在报复她过去十年的拼命训练。

她说:“我有时候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试试能不能下床。”

2016年,她又一次站上奥运舞台。

这一次是里约,很多人说她“状态不如当年”,可她心里知道自己其实准备得更认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刻苦,哪怕脚痛得晚上睡不好,也硬是熬着训练。

最终她小组赛阶段赢得了所有比赛(2胜0负),进入淘汰赛,并在八强战中输给印度选手。

退役后,王仪涵做的第一件事,是去上大学。

以前整天训练,别说课堂,就连上厕所时间都要掐着点。她想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她选了上海体育学院,主修运动训练专业。校园生活对她来说,简直像是“重新长大一遍”。

她会早起晨跑,会认真上每一节课,图书馆也待过通宵。

“别人是学生变成运动员,我是运动员变成学生。”

学业之外,她也谈了人生第一场恋爱。

顾正赟,这个名字其实外界很陌生。他是王仪涵在上海队时期的队友,小她一岁,一开始王仪涵一直叫他“弟弟”。

“我不喜欢比自己小的男生,”她曾说,“觉得他们不够成熟。”

但后来她发现,这个师弟每天都来找她聊天,心情不好时总能让她笑出来。

她没公布恋情的时候,圈里的人早就知道了。他们常常一起出现,比赛场馆、训练馆、超市,都能碰到。

2018年,他们官宣恋爱,2019年登记结婚。

婚礼没有大张旗鼓,两人拍了结婚照,手握红本本,站在阳光下笑得很灿烂。

她说:“他不是什么超级明星,但他愿意陪我慢慢走下去。”

婚后没几年,她收到华东师范大学的聘书,正式入职。

“当老师?我行吗?”她一度很忐忑。

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她提前练了三遍自我介绍,反复推敲PPT。

可当学生们一看到她——“这不是王仪涵吗?!”全场都炸锅了。

她的课火了,尤其是羽毛球训练课,几乎人满为患。大家都想跟世界冠军学两招。

她不只是上课,还兼任校队教练,带学生出比赛,编排训练计划。每个学生她都叫得出名字。

她说:“学生们把我当姐姐,我也把他们当朋友。”

2023年,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王仪涵带着弟子杨睿雯出战,拿了冠军。

她没哭,只是在角落里默默鼓掌,嘴角上扬。

叫“挑战王仪涵”。

这不是她想红,而是她想做点事。

“很多人打羽毛球是因为喜欢我,那我想让这份喜欢继续下去。”

她拉来退役的国家队朋友,组成“冠军团”,市民报名参赛,打赢了有机会挑战她本人。

这个活动从2017年办到现在,一年比一年热闹。最初只是社区级别,现在已经成了上海市重点推广的全民健身项目。

现在的王仪涵,会开直播、录Vlog、和学生一起做饭、唱K。她爱骑马,去滑雪,也爱安静地看看书、陪家人吃饭。

曾经的她,几乎不打扮,不化妆,不拍照。现在,她会穿上喜欢的裙子,会学着自拍,有时候还调皮地加个滤镜。

她说:“以前比赛时太紧绷了,现在终于学会放松了。”

王仪涵没有拿到奥运金牌,但她不是失败者。

她在职业生涯里拿下30个单打冠军,包括4个超级系列赛首级冠军、15个超级系列赛冠军和1个超级系列赛决赛冠军。曾连续116周霸占世界第一,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羽坛女单代表人物。

她现在的样子——嫁给深爱的人,做着热爱的事,教着下一代打球,还能每天笑得那么真——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圆满。

来源:平原隐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