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看这本1952年9月出版的书,可是咱们安徽人民出版社的‘首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出版史上的‘开篇之作’,里面刊登着六篇小麦丰产的‘致富经’!”在安徽出版集团版本馆内,讲解员的一番话让职工高先生驻足凝视。透过展柜玻璃,泛黄的书籍封面在柔光下散发着岁月沉淀
“您看这本1952年9月出版的书,可是咱们安徽人民出版社的‘首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出版史上的‘开篇之作’,里面刊登着六篇小麦丰产的‘致富经’!”在安徽出版集团版本馆内,讲解员的一番话让职工高先生驻足凝视。透过展柜玻璃,泛黄的书籍封面在柔光下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温润,仿佛能听见半个多世纪前油墨滚动的声响。
安徽出版集团版本馆正式揭幕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出版的第一本书籍——《我的小麦是怎样丰产的》
5月22日上午,在美丽的合肥市天鹅湖畔,安徽出版集团版本馆掀开了神秘的面纱,一场简朴而热烈的开馆仪式在此举行。安徽出版集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董事会秘书,安徽出版集团暨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本部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版本馆建设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
安徽出版集团版本馆内景
版本资源是历史的惠存,是文化的结晶,更是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融合与多元发展的浪潮中,安徽出版集团始终思索着如何聚焦主业、守正创新,实现“破壁出圈、登顶出彩、改革出新、项目出效”,版本馆的建成,恰似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了安徽出版业的历史之门,让人们得以见证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的安徽出版史诗。
时光雕琢,坚守出版初心
走进版本馆,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在这里,安徽出版集团在精品出版、文化传播、融合发展等领域的“亮眼成绩单”尽收眼底。
各展区书籍琳琅满目
“五个一工程奖”《万花筒》等图书
始终坚持做强出版主业、打造时代经典的初心。在国家出版“三大奖”的赛场上,安徽出版集团一直是耀眼的“实力选手”,19座“五个一工程”奖杯、51项中国出版政府奖证书与61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奖牌交相辉映,见证着江淮大地上的出版硕果。
《陶行知青少年时代的故事》作家手稿、(版权页)编辑手稿、插画手稿
《张天翼寓言集》作家手稿、插画手稿、付印样
现场展出的书籍和文稿
馆内,一部部精品图书如星辰闪耀。《徽州文化全书》总字数600多万字,是当代以来安徽规模最大、也是迄今为止徽州文化研究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学术著作。《全宋文》入选了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包含两宋三百多年所有现存单篇散文、骈文、诗词以外的韵文;《明别集丛刊第六辑》是第一部明代作家传世作品总集,填补了学界此前尚无明代断代诗文总集整理出版的空白;《傅雷译文集》《张爱玲文集》等,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掀起全民阅读热潮;《觉醒年代》艺术再现了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主线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安徽文库》是省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全的文化强省建设重大项目,首批出版成果共100册......目之所及处,这些典籍,已然成为解码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库”。
《安徽文库》
《傅雷译文集》
《谱写发展奇迹——新中国重大经济成就精讲》《觉醒年代》
《高士其全集》
《宗白华全集》《朱光潜全集》
文化“走出去”,亦是安徽出版集团的使命担当。因为实干,方才收获,年均版权输出50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版权金奖、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等各类“走出去”荣誉200多项,并建设了多个“海外文化+”中心,以书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安徽出版集团锲而不舍地让世界聆听中国的精彩声音。
《中国骄傲》及相关周边产品
《小猪佩奇》系列图书
立体书展示
在出版资源开发领域,安徽出版集团以匠心致初心。围绕红色文化、徽派底蕴打造的系列出版物,如同一幅幅立体的文化长卷;层出不穷的文创产品,让文化从书架走向生活,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
创新赋能,绘就主业新景
当纸张遇见数字,当传统碰撞科技,安徽出版集团在出版融合的浪潮中勇做弄潮儿,构建起“科技+文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成功荣获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成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
出版融合展区
在内容创新的前沿阵地,安徽出版集团不断重塑阅读体验边界。广播剧式有声读物《国士无双》摘得国家级奖项,“接近感应”放音设备实现“纸屏互动”沉浸式阅读,《乳娘》通过AR技术让红色故事“活”起来,《中华古谱诗词精粹》以AI谱曲让千年诗词重新吟唱,催生全新阅读业态。
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教育新需求,安徽出版集团重磅打造的“课后服务”平台与“皖美研学”平台可谓“及时雨”。其中,“课后服务”平台构建起“管理、课程、师资、运营、评价”五位一体的智慧化生态闭环,像精密运转的智能引擎,驱动优质教育资源精准落地。当下,“课后服务+”已覆盖全省12个地市、7000所学校、400万学生,从浸润心灵的国学经典,到激发创造力的创意美术,再到传承非遗的校园五禽戏,每一门课程都助力学生多元发展。“皖美研学”平台作为全省首个全场景、全流程、全生态的研学旅游数字化服务“智慧中枢”,自2024年8月上线以来,已在全省16个地市全面落地,共有335家研学机构、478家基地(营地)进驻平台,集聚了2643门精品研学课程、1145条特色研学线路,真正让主管部门省心、学校安心、机构顺心、家长放心,引领安徽研学旅游驶入高质量发展的“研学优”快车道。
“课后服务”平台与“皖美研学”平台推荐
文化致远,绽放时代光彩
这座矗立于创新高地的文化殿堂,既是学术研究的文献宝库,更是全民共享的文化会客厅,肩负着多重使命。它不仅是海量版本资源的宝库,为文学、科技、历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珍贵一手资料,更通过具象化的实物陈列与沉浸式场景,将文化传承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动体验。
嘉宾参观版本馆
作为文旅研学新地标,未来,版本馆将出版流程转化为教育场景,打造成为知识传播与互动式教育的活力平台。来这里的同学们可沿着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印刷发行脉络,亲历一本好书的诞生,感受出版行业的匠心温度,激发对知识的探索热情。
《昆曲艺术大典》《李鸿章全集》
不仅如此,馆内每一部图书、每一页手稿,都是安徽出版集团的“成长档案”。在这里,职工可追溯企业发展脉络,宾客能感知“皖字号”文化国企的担当,成为汇聚向心力、展现品牌形象的文化阵地。
用精品、创新、突破,书写新时代答卷。安徽出版集团版本馆的开馆,是传承与创新之路的新起点,秉持“共建、共用、共享、共呵护”的理念,安徽出版集团将让版本馆成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枢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安徽出版集团将坚守出版初心,不断深耕细作,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出版和文化产业集团,勇当“皖字号”文化产业排头兵,为文化强省建设和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版权须知: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图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图片:高 斌
视频:星视频工作室
文字/编辑:吴承江
校对:吴巧薇
审核:周卫星 孙 婷
来源:安徽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