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奋力谱写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新篇——写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召开之际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07:32 3

摘要:芳草凝翠、万木葱茏的美好时节,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这是文化大事、盛事。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强国建设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必能凝聚起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合力。

芳草凝翠、万木葱茏的美好时节,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这是文化大事、盛事。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强国建设开展深入研讨交流,必能凝聚起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合力。

文化盛事,文化强国建设之炬。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最高规格、最高层次的文化论坛。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于2023年6月举办,至今举办至第三届。论坛“软实力”与文博会“硬实力”在深圳双星并耀、双向赋能,为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强国建设献智献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盛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光。这几天,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火热举办。风华正茂的文博会,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一个超级文化IP。摩肩接踵的人潮、奇思妙想的创意、“涨”声不断的交易,呈现着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成果、新业态、新趋势,越办越精彩的文博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两场国家级文化活动,闪耀于鹏城,世界瞩目。在智慧碰撞的现场和展览交易的现场,文化建设的精彩实践与思想前沿探索相互激荡。中华文化的根脉正以创造性转化之姿融入时代浪潮,激荡出创新性发展的昂扬乐章。

(一)

思想的引领,犹如征途中的旗帜、远航中的灯塔。

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和开放特征,展现出特有的穿透力和感召力。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放眼神州大地,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大国崛起,文化强是国家强的重要标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一再证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心、统一的意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

文化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随着改革发展实践的不断深化,文化融入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浸润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各方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更加需要用文化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文化是民生幸福的要义。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任务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把文化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判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发挥文化的力量,方能有效应对经济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在把握好战略机遇中巩固扩大自身优势,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概言之,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把文化强国建设放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主脉中去审视、去考量。

文以载道,文以兴城。

透过深圳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文化中国。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担当实干的作为,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勇当新时代新文化先锋,为深圳加快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建设好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着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开路探路的崇高使命。

(二)

黄钟大吕,激荡人心。

深情回望,2023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贺信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殷殷嘱托,让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聚集最强大脑,发出文化强音。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峰会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会人士围绕繁荣文艺创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国际传播创新等话题广泛开展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与会人员围绕繁荣文艺创作、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发展、电影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人文湾区机遇湾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分享真知灼见。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论坛将荟萃推出一批深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汇聚推介一批生动践行新时代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做法,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进一步走深走实,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三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连续发力,将凝聚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广泛共识,汇聚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名家云集,深圳论剑。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强世功,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壮海,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政文,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等知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将围绕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哲学社会科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数智时代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系统性变革:主流媒体的突围之道、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创造的图景、历史文脉的赓续与城市文明的构建、中华文化的固本开新与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等,分享其创新见解、深刻洞察,为文化强国建设汇聚智慧动能,探寻实践进路。

主论坛之外,10个分论坛也星光熠熠。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电影业高质量发展、数智赋能文化贸易、建设城市文明增进人民福祉、人文湾区数智湾区。丰富的议题,关乎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些关键领域。业内大咖、专家学者,将畅谈兴文之策,带来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

创新招数大交流,激荡未来大讨论。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必能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三)

大道如砥,行稳致远。

奋进新征程的今日中国,正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建设文化强国,坚持走什么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今天我们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这条路。

前景光明、道路宽广,唯有知重负重、砥砺前行。观察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等相关议题分享真知灼见,为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持续发展壮大,提供助力。

建设文化强国,如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靠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亦赖科技发力。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三中全会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体制顺、机制活,必能让创新创造的空间充分释放、源泉充分涌流。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专家学者们将围绕主题发出“好声音”、给出“金点子”。这有助于进一步打开文化发展空间、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创新文化发展模式。

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在前两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即有专家学者聚焦科技激活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新业态等相关议题建言献策,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续有相关议题。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文博会亦更注重融合科技力量、突出科技赋能,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创新呈现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新业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良好的文化生态不可或缺。5月22日本届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重磅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6个领域,全力激活广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投资热力。5月24日,深圳紧接着发布《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演艺新空间扶持管理措施(试行)》,以“真金白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文化强国,着眼点和落脚点何在?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我们所见,这些皆为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关注的重要议题。

连续举办二十一届的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产业盛会,也是市民群众的文化嘉年华,为市民群众带来的是丰厚的文化滋养和愉悦的精神享受,助力焕发人民群众良好精神风貌。

建设文化强国,如何赓续中华文脉?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双创”是“热辣滚烫”的话题;文化“双创”的万千气象,亦在文博会上精彩展现——人们通过文博会,看到文化“双创”硕果满枝。经由文博会的催化效应,很多传统文化、非遗项目得以“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热”起来。

近期,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赴俄罗斯巡演成功,再次闪耀国际舞台,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被誉为中俄文化交流中值得载入史册的盛事。这部现象级佳作,即是深圳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部典范之作和一次精彩实践。

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

大国兴盛,必然要求文化传播力、文明影响力大幅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作为负责任大国,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如何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怎样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何以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都是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关注的命题。文博会也是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的舞台,其充分展现国风、国潮、国际范儿,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开放姿态,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与蓬勃生机。

从5000多年文明中走来,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澎湃而去。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向着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绚丽的华章。

(四)

征途漫漫,文以化人。

将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安排在深圳举办,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深圳的厚爱、信任、支持和重托。这是对深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充分肯定。这也饱含着对深圳的厚望期许,对一座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城的殷殷重托。

今天,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开辟文化强国建设新局面,需要锐意进取的开路先锋。

深圳当有舍我其谁的魄力雄心,高擎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奋力在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中展现担当作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圳要一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持续打造“五个典范”,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芒。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大力探索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深圳特点的文化发展现代化之路。像推出原创舞剧《咏春》一样,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双创”,让其走进现代生活、融入寻常百姓,在从“破圈”到“出海”、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充分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及时抓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机遇,在提高文化企业数字转型效能、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丰富文化消费多元供给、培育城市包容文化和创新文化等方面努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交汇、交融、交锋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全面立体开展城市综合营销,积极构建国际传播大格局,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深圳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持续办好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和文博会“双品牌”“双平台”。要加快推动文博会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持续承办好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推动两者相互赋能、相互提升,成为深圳借助两个国家级平台推进高质量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奋楫弄潮海天阔,风好正是扬帆时。深圳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新动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书写文化强国建设更加精彩的深圳篇章。

来源:读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