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也变味了,回农村吃席发现三个问题?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09:24 2

摘要:在以前的农村老人去世了之后,只要主家哀乐一响,村子里面 老少爷们都会去他家帮忙,再由知客分发任务,不管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他们都肩负着抬棺材的重任,可如今 现在的丧事变味了。

老人活着是‘空巢’,走了倒成‘摇钱树’——一场葬礼榨干半辈子人情债!

在以前的农村老人去世了之后,只要主家哀乐一响,村子里面 老少爷们都会去他家帮忙,再由知客分发任务,不管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他们都肩负着抬棺材的重任,可如今 现在的丧事变味了。

素材来源于网络

第一 薄养厚葬:生前不尽孝, 死后大操大办

许多子女都是在外面打工,对留守老人疏于照顾,到了逢年过节 也只是短时间的陪伴,平常都是老人家自己一个人照顾自己的起居,老人去世后,有一部分家庭为了弥补老人,或者是说攀比,会大摆宴席,定制高价棺木,甚至会出现天价的丧葬费,比如一场丧事花费五万多块钱,这样会大大的超过家庭经济能力。当然 也有的子女会抓住这个机会,通知亲朋好友,然后让他们来的人随份子钱,有的家庭会办个三四十桌。个人建议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毕竟老人家去世事件非常悲伤的事情,我们应该带着悲伤的心情送老人家一程。

素材来源于网络

第二 丧事娱乐化:传统仪式被现代表演取代

现如今的老人家都挺长寿的,按照习俗 这被称为喜丧,喜丧的意思就是高寿的老人。现在办喜丧有人会请专门的歌舞团戏剧表演取代,像之前唢呐、锣鼓等传统的丧葬乐器已经被淘汰掉了。甚至有的家庭在丧事过程中播放好日子等喜庆音乐,导致现场的氛围不伦不类。甚至有的农村地区搞网红直播,目的就是吸引围观群众,严重消解了丧事的庄重性。

素材来源于网络

第三种 人情淡薄与参与度下降

很多各自的好友只是单纯的随了份子钱 500块钱,就离开了现场,导致了那一桌酒席没有人吃,现场非常冷清,再加上现在很多都是外出打工的比较多,和自己的亲戚的关系比较薄弱,很多人都不知道农村的丧事是怎么去办理,甚至有的年轻人会刻意回避,因为他们怕被问工资、催婚等这些话题。之前 四川达州某村村民反映,回村10天 赶了20多场酒席,礼金就已经支出了两万多块钱,根本就没有吃几次饭。

素材来源于网络

“孝心成了葬礼上的表演道具,份子钱变成人情高利贷,老祖宗的规矩早被玩坏了!

来源:农民工金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