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西大豆、阿根廷牛肉、厄瓜多尔白虾、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洪都拉斯咖啡……近年来,随着中国持续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越来越多来自拉美的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极大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国际商报记者 刘昕
巴西大豆、阿根廷牛肉、厄瓜多尔白虾、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洪都拉斯咖啡……近年来,随着中国持续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越来越多来自拉美的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极大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在日前举行的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农产品贸易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领域之一。作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密切往来和斐然成果,正转化为更加广阔的前景和丰厚的市场机遇。
经贸合作氛围火热
每年四五月份是巴西大豆的出口旺季。占据中国进口大豆第一位次的巴西大豆,已成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支柱。根据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中转作业区靠泊计划,4月份,巴西大豆在该港装卸量达70万吨,同比增长超三成。
其实,巴西大豆只是中拉农业合作纽带愈发拉紧的“代表作”之一。根据联合国拉加经委会数据,2000年至2024年,中拉贸易额从140亿美元激增至超5184.7亿美元。其中,2023年中拉农产品贸易额达810.3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近1/4,比2014年翻了一番。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4个月,上海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进出口总值达908.1亿元,同比增长2%。同期,洋山海关累计查验进口拉美水果4.3万吨。
近日,“钱凯—上海”海运航线“中海亚洲”号班轮搭载约1000吨秘鲁牛油果等进口货物,自秘鲁钱凯港直达上海洋山盛东码头,借助海关船舶抵港前单证预审和生鲜产品“绿色通道”等一站式通关服务,即到即验。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的“钱凯—上海”海运航线自去年12月开通以来,货运量、进出口值稳定增长,带动上海对秘鲁进出口值大幅增长超6成。
AEO认证助力抢“鲜”进口
作为连续十多年稳居中国进口车厘子第一大来源地的智利,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不仅如此,智利也是南美洲第一个与中国实施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的国家。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主营全球水果采购和分销,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鲜水果全程产业链。
“公司2018年就通过了海关AEO高级认证。7年来,我们在进口环节享受到了海关更低的查验率,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鑫荣懋关务总监李燕告诉记者,去年,集团公司的两家子公司也通过了AEO认证,通过扩大集团内高级认证企业的数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订单越来越多。李燕透露,自2024年11月车厘子产季以来,鑫荣懋“从智利进口车厘子超8万吨,同比增长60%”。
在深圳,与鑫荣懋类似的大企业都采取了集团化企业管理及产业链模式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对此,深圳海关以企业为切入点,主动对接行业领头羊,对水果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及子公司、重点产业核心企业、集团企业优先开展“链式+集团”培育,帮助更多优质企业通过认证及时享受到通关便利措施。
“通过联系口岸海关、对接水果协会了解行业进口安排,以及结合水果品种、到港日期及货量,我们制定了‘一船一策’监管计划,并依托进口水果企业‘白名单’顺势监管,优化进境水果分层检查等方式。”深圳海关所属同乐海关企业认证科副科长袁倩表示,除了AEO认证,标签智能识别算法、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自动抓取送检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也是提高通关效率、保障拉美水果抢“鲜”送上消费者餐桌的秘诀。
技术合作更多新机
此次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如何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贸易合作成为与会各方代表共同探讨的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拉农产品贸易在传统优势品类持续合作的基础上还将在更多领域挖掘潜力。例如,在水产品方面,拉美地区水产品产量高、品质优,秘鲁的南美白虾、智利的三文鱼、阿根廷的红虾等已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此外,特色热带水果领域同样前景广阔。未来,依托秘鲁钱凯港这一重要海运物流枢纽以及不断完善的物流体系,巴西莓等更多拉美特色热带水果有望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已与阿根廷、委内瑞拉、乌拉圭等19个拉共体国家建立双边农业合作机制,设立了大豆、农药、渔业等多个工作组,并形成部省联动平台,有效对接双方需求,凝聚合作共识。中拉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紧密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更会为全球农产品市场注入稳定性与活力。
此外,令人欣喜的是,除了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合作日渐成为中拉农业合作的新亮点。近年来,中国与阿根廷、智利、古巴、墨西哥、秘鲁等国通过设立农业技术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示范农场等,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中拉互派农业技术交流团,开展了数百个农业培训项目,把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到拉美国家,助力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农民增收。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