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数据泄露与数据窃取渠道、手段也更加多样,安全风险持续加大。一方面,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攻击重要部门窃取数据的活动越发猖獗;另一方面,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正面临着极大的数
常见的数据泄露风险与保密与防范策略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我们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数据泄露与数据窃取渠道、手段也更加多样,安全风险持续加大。一方面,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攻击重要部门窃取数据的活动越发猖獗;另一方面,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正面临着极大的数据泄露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商业秘密数据存储于企业信息系统中,商业秘密数据泄露的风险越来越大,商业秘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常见的数据泄漏方式
PART 01
近年来,数据泄露、窃取事件频频发生,从案发情况来看,导致数据安全隐患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
(1)数据窃取:数据窃取一般指外部人员利用技术手段主动窃取数据,或策反内部人员协助其达到窃取数据的目的。常见的数据窃取手段,如网络钓鱼、利用信息系统存在的配置缺陷或安全漏洞、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注入攻击、植入间谍软件等,都是通过非法入侵他人系统窃取数据。
(2)数据泄露:数据泄露主要指因人员保密意识薄弱、疏忽大意造成数据泄露。此外,部分人员出于经济利益或报复情绪等原因,将敏感数据故意泄露或售卖。
(3)数据丢失:数据丢失一般指因数据发布或传输流程存在缺陷、数据存储介质丢失、维修或处置失误、不完善的数据定级制度及授权访问机制失控导致的敏感数据泄露。
02
办公场景中的数据泄漏隐患及防范常识
PART 02
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及其配备设备逐步成为辅助办公的重要手段,强大的功能丰富了数据获取、上传、存储、传输的途径,随之而来的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无外乎“为图省事”“事多疏忽”“事出紧急”等。
移动存储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常识
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植入“摆渡”“轮渡”等木马病毒程序,这些病毒的传播过程类似于生物病毒传播过程。当移动存储设备插入一台被植入木马的计算机后,一旦将该设备接入内网计算机,就会导致内网计算机感染木马病毒,连接联网计算机时窃取的数据发送给窃取者造成数据泄露。另外,公私混用、管理困难、设备丢失等,也成为移动存储设备潜藏的安全威胁。
为防止移动存储设备泄露数据,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严禁在涉密领域和非涉密领域混用移动存储设备;定期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防止其蔓延传播;严禁将已报废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转为非涉密载体继续使用,并对已报废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进行彻底销毁;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备份,防止设备丢失后数据被窃取。
无线通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常识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键盘、鼠标、智能穿戴设备等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无线通信信号是在空间中自由传播的,无论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还是微波通信等,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接收装置接收到通信信号,并经处理后还原通信内容。常见的无线通信窃密风险主要有空中监听、定位追踪、重放攻击、注入攻击、信号截取、木马病毒攻击等。通过在无线设备中嵌入木马模块,或截获无线设备发出的未加密的信号,即可达到窃取数据的目的;定位追踪会导致手机等移动终端持有者暴露自己的位置,造成位置泄露;木马病毒会远程隐蔽开启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通话功能,窃听用户周围环境语音信息。这样无线设备便成了“贴身间谍”,安全隐患极高。
为防范风险,不要随意接受他人赠送的无线设备,如需使用,通过正规渠道如官方网站购买;不使用无线设备处理涉密文件或敏感文件;不将无线设备带入涉密(重要)会议或活动场所;不在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
网上办公潜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常识
对此,建议增强日常保密防范意识,坚持“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严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手机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不使用微信、微博、短信、邮件、云盘、网盘等互联网途径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拍照、上网、录音和录像;涉密文件、涉密计算机、涉密光盘、涉密U盘、涉密移动硬盘等涉密载体和涉密存储介质严禁带回家中使用;不在普通电话通话中谈论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事,不与家人谈论涉密事项。
03
商业秘密信息系统的防护措施
PART 03
做好统筹规划,建立商业秘密安全防护架构
企业应明确商业秘密范围和目录,设定安全防护目标。以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商业秘密信息系统防护架构。
商业秘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包括物理、网络、服务器与应用、终端、移动存储介质和信息导入导出等方面。数据安全应与信息系统安全同步规划、建设,两者缺一不可。
商业秘密的安全保护监测、审计、应急响应,以及为实现商业秘密防护所需的制度、组织、运维、风险评估等保障措施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推进责任落实,明确商业秘密信息系统管理和运维职责
企业应设立商业秘密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和运维部门,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包括顶层规划、统一建设、归口管理、建立制度体系、信息设备运行管理、配合查处泄密事件等。
同时,企业应开展保密教育培训,通过专家授课、案例警示解读等,提高员工的敬畏之心,避免泄密行为;开展信息系统保密安全技能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商业秘密信息系统管理要求,逐级压实保护责任,规范信息设备操作使用流程,避免违规行为。
网络办公安全漏洞的风险防控及防范措施
应增强日常保密防范意识,坚持“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严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手机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不使用微信、微博、短信、邮件、云盘、网盘等互联网途径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拍照、上网、录音和录像;居家办公期间办理涉密公务,必须在能够确保安全保密的场所进行;涉密文件、涉密计算机、涉密光盘、涉密U盘、涉密移动硬盘等涉密载体和涉密存储介质严禁带回家中使用;不在普通电话通话中谈论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事,不与家人谈论涉密事项。
企业应建立商业秘密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商业秘密信息系统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按照事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事件进行分级,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调查评估,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危害扩大。
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及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因此,持续加大信息数据保护力度,提升人们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04
日常生活中的
数据泄漏隐患及防范常识
PART 04
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数据泄露及防范常识
当前,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走进千家万户,据统计,社交网络的用户每天会分享约30亿张照片。
就在前段时间,一段关于“照片定位”的视频引爆社交网络,视频中的网络大神通过分析照片中的信息推理出拍摄者的所在位置。这暴露出在网络上随意发布的照片信息十分容易被追踪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社交平台上意外泄露数据逐渐成为信息泄露的一大风险隐患,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生活照、传递的信息及发布的图片很有可能就成为黑客手中的工具,对单位、企业及个人的敏感信息造成严重威胁。
对此,应注意不在网上“晒”隐私类信息,如出生日期、火车票、飞机票、个人位置、度假计划、孩子照片及姓名、工作相关信息等。如果发现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
钓鱼攻击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及防范常识
钓鱼攻击指通过给攻击目标发送包含恶意网站网址的邮件,通过诱导访问网站来获取目标的个人信息或密码等,从而盗取数据资产。钓鱼攻击最常见的方式是钓鱼邮件,攻击者通过使用伪造的邮件地址,假冒银行、电商、社交网络等引诱用户点击附件或链接,并在虚假的网站上诱导用户输入账号、口令等数据,从而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或数据资产。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钓鱼攻击形式变得更加隐蔽,手机红包钓鱼、无线Wi-Fi入侵劫持等方式让人防不胜防。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