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镇顾家桥村:绘就文明新景 擦亮幸福底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6 10:06 2

摘要:5月23日,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顾家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冯慧慧把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喜讯发到微信群里,引来村民的强烈反响。和村民一样,能荣获这一国家级奖项,冯慧慧也深感自豪,“这份荣誉属于顾家桥村每一位辛勤付出的村民。我深知创建之路的不易,但大家的团结与

“太骄傲了!”

“获了全国大奖,太优秀了!”

……

5月23日,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顾家桥村村委会副主任冯慧慧把该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喜讯发到微信群里,引来村民的强烈反响。和村民一样,能荣获这一国家级奖项,冯慧慧也深感自豪,“这份荣誉属于顾家桥村每一位辛勤付出的村民。我深知创建之路的不易,但大家的团结与坚持让一切成为可能。未来,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提升村容村貌、弘扬文明乡风,让顾家桥村更加美丽、和谐!”

大河有水小河满

顾家桥村村委会主任王兴文介绍,该村以“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模式为核心,深耕细作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的村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7.5万元一路上涨到2024年的103万元。

芦花农贸集市的租金收入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占比不小。起初,建立集市是为了方便村民。顾家桥村村民安置点与芦花村安置点合二为一,取名芦花洲小区,内有1万多名居民,然而,附近没有农贸市场。于是,顾家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闲置晒场,建设了1万多平方米的芦花农贸集市,不仅为周边村民搭建农副产品自产自销平台、打通蔬菜瓜果销路,还开发出110个摊位、提供40个就业岗位,带动从业者年均增收1.5万元。2024年,该集市收入达27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30万元,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增收引擎”。

“芦花农贸集市人气可旺了,不仅有小区居民来买东西,城里人也来赶集,尤其在节假日和过年前,集市上的人可真不少!”顾家桥村村民纳生录说。68岁的纳生录坦言,自己是芦花农贸集市的受益者,他在集市上一家牛羊肉店打工,月工资5000多元。由于集市三、六、九开市,他还有余力种田。如今,纳生录种植着60亩的玉米地,年收入4万多元。记者遇见他时,他正在利用玉米地的边角块补种黏玉米。纳生录瞅准了芦花农贸集市客流量大的优势,打算在集市上卖鲜食玉米,再给自己增加些收入。“这次听说我们村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我挺高兴的,住在我们村挺有幸福感!”纳生录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前夕,他还收到了村集体1000多元的分红。

顾家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除了创新运营芦花农贸集市外,还与三闸村等3个村合资购买了西夏古城营业房,发展租赁业,年收入49万元;整合闲置及复垦土地进行出租,收入15万元;其他收入12万元。“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集体经济活力,为村子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王兴文介绍,该村于2022年、2024年分别向1760余名股民分红103.2万元、68.8万元。除此之外,顾家桥村还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例如每年为70岁老年人发放米面油,为新考入大学的学子发放助学金1000元,给身患重疾的村民一次性补助4000元,为每位村民补助养老保险金30元,为移风易俗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发放奖励金等。

志愿服务暖人心

5月25日7时30分,52岁的顾家桥村村民杨小庭吃完早饭就骑车出了家门,他在铁路边的一块空地上辛勤地浇着水,心中畅想着两个月后这里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的美景,以及高铁上一个个陌生旅客看到此番景象时脸上露出的欣喜表情。

“现在这里平整又干净,一个多月前可不是这样。”杨小庭告诉记者,西夏区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党员、志愿者,他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到村委会报名参加。20多天来,他和村上其他20多名志愿者清理了过膝的杂草和随处倾倒的建筑垃圾、移除了枯死的树木,还在一处刚清理、平整过的空地上播种了草籽以及百日菊、薰衣草、蜀葵等种子,欲将其打造成一处小公园。为了保证整治效果不反弹,杨小庭还和村上的志愿者们组成巡逻队,对铁路沿线环境卫生情况进行巡逻。近期,除了开展铁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外,志愿者们还对西大沟、新顾路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

“没想到小小的顾家桥村能荣获国家级奖项,我很激动,也挺自豪的。作为志愿者,我觉得应该为擦亮这个‘金字招牌’多作出贡献。”杨小庭表示,这些年,加入志愿者服务队的村民越来越多,无论是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还是防汛排涝,都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

据冯慧慧介绍,这些年来,顾家桥村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桥畔花儿”志愿服务队,下设10支特色分队,共有452名志愿者,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年龄最小的为10岁,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柔性力量。

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70岁的顾家桥村村民陈公荣从小就爱好文艺。顾家桥村村民搬迁上楼后,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该村成立了文艺志愿者服务队,陈公荣积极报名,如今,她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演剧样样精通。每周二、周五,陈公荣都会和同村的30多名队员,相聚在村委会为他们打造的排练室内排演节目。移风易俗是文艺志愿者服务队的“常客”,这些年,他们自编自演了快板《移风易俗好家园》、眉户剧《四大娘宣传移风易俗》等。陈公荣和队友还会不定期登上位于芦花农贸集市的新时代文明大舞台,为过往群众表演。由于演出精彩,他们还曾受邀到其他村子演出。

“老陈,你越来越漂亮了。”“老陈,你看着哪里像70岁的人呢!”……每当陈公荣从舞台上下来,总有村民对她发出感叹。“我们表演的节目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宣传了移风易俗,我们自己也收获了不少,比如获得了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陈公荣告诉记者,顾家桥村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该村建有合唱队、老年大学等。

事实上,顾家桥村的移风易俗宣传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丁小萍就是其中一位。前年,丁小萍的大女儿出嫁,她没有收彩礼。今年,丁小萍的小女儿出嫁,她也没有收彩礼。“孩子们过得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丁小萍告诉记者,两个女儿现在都过得很幸福,女婿们也很孝顺父母。

据冯慧慧介绍,顾家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移风易俗志愿队伍,定期开展入户走访等活动,并引导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以及开展各种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等。同时,建设新时代文明大舞台,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妇联执委等带领村里文艺爱好者唱歌、跳舞、朗诵,先后编排《彩礼风波》《说说我们的实践站》《乡村振兴唱起来》等作品,尽显村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风采。

不仅如此,该村还将道德评议工作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移风易俗示范户”等系列评选活动并打造“积分超市”,以身边榜样推动移风易俗。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阳阳

来源:银川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