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恒美|新营销环境中,创新型企业如何在AI时代品牌突围?-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10:17 2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与“创新突破期”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通过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与制度型开放深化,正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印证了这一进程:GDP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协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与“创新突破期”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通过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与制度型开放深化,正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印证了这一进程:GDP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协同增长,新质生产力培育初见成效,为2025年产业环境变革奠定坚实基础。

01

政策组合拳筑牢发展根基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强力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对应财政赤字规模5.66万亿元,较往年大幅增加,此外,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升至1.3万亿元,对“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均有增加。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两端发力,同比分别增长5.8%和9.1%,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占全部投资比重也在提升。

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推动社会融资成本降至3.5%以下,结构性工具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绿色产业。这种政策协同在消费端激发“量质双升”,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开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潜力进一步释放。

2025年第一季度,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5.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6.4%,渗透率达47.2%;服务消费持续扩大,占比首超55%;在投资端引导“有效益”导向,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超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15%。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

02

产业升级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传统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纵深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达60%,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15%。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国产7nm芯片量产提速,数字经济增速达12%。这种“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的双轮驱动,使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五年下降5%,

在绿色能源领域,2024年我国风电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了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了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在绿色交通领域,我国铁道电力机车出口量连续5年保持增加,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热销海外市场,出口首次突破4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

03

创新驱动与开放协同塑造新优势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8%,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项目占比超60%,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工厂成为新标杆。

在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成果丰硕,形成深度协同发展格局。在开放领域,制度型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跨境电商海外仓突破1.5万个,RCEP关税减让降低供应链成本12%。面对外部风险,战略物资自给率提升至75%,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突破40%,构建起“安全与效率”动态平衡的产业链体系。这种创新生态的优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万家,科创板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超15%。

04

房地产与金融的深度调整

房地产行业通过“以购代建”模式加速供需再平衡,650万套保障房建设带动存量库存消化,REITs创新盘活优质资产。

随着稳楼市各项政策显效,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交易保持总体平稳,新房销售基本稳定,二手房交易较为活跃,一线城市房价有所回稳,市场预期总体稳定,房地产市场延续了上年四季度以来的回稳态势。

金融供给侧改革同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通过政策工具创新(再贷款、贴息)与服务模式升级(产业链金融、投贷联动),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两位数增长,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覆盖80%规上企业,为产业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当前,中国产业环境正经历“破旧立新”的深度变革,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在开放合作中筑牢安全底线,从整体国际格局和中国发展趋势来说,从“世界工厂”向完整价值链构建演变、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制度型开放构建新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这种转型升级不是简单的产业替代,而是通过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创新驱动形成的系统重构,对外优势产能有序出海,对内新质生产力构建,在动态平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范式。当前5.4%的经济增速,既是转型阵痛期的韧性彰显,更是创新突破期的发展蓄能,标志着中国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自人类走出蒙昧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在重写文明方程式。蒸汽机解放肌肉力量,电力网络重塑能量规则,比特流重构信息秩序,而今天,大模型正在熔铸智能火种。近年AI的发展,尤其是2024年底DeepSeek的开源,让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蒸汽革命(1765-1840年,又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以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为核心标志,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到机械化生产的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通过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突破自然条件(如水力、风力)的限制,为工业化提供稳定动力源。

电气革命(又称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标志,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动力时代迈入电气化时代。其本质是通过电磁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数级提升,并催生全新的产业形态,电气革命是现代社会的奠基。

数字化与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始于20世纪中叶,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突破为核心,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跃迁。其本质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使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人工智能革命(AI Revolution)(2010年代—至今)是继蒸汽、电力、信息革命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与算法进化实现认知能力的大规模迁移,表现形式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与生物融合。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技术,人工智能+百业千行将带动新一轮工业革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大模型的进一步突破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给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从蒸汽机的往复运动到神经网络的深度纠缠,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人类认知接口的持续扩展。大模型带来的不是简单工具革新,而是文明操作系统的版本迭代。AI从根本上改变所有行业,重塑经济图景,AI帮助人类拥有超能力,在人机共生的混沌边缘,孕育出超越生物局限的超级智能体,解决复杂问题。这场变革的速度比前三次革命总和快10倍。

工业革命的进化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一定是在变革中进行的,有的时刻,它是渐进式改变,有的时候,这种进化是颠覆式改变,不断地在改变和迭代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这种变化的环境在与企业组织及相关社会成员的交互作用中,促进了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中国企业管理学的发展,企业品牌管理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发展内容。

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如果我们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放长到47年的时间中(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们经历了“经济情境-快速工业化进程”、“制度情境-渐进市场化进程”、“技术情境-全球信息化进程”,为突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而近年来的AI的发展尤其是Deepseek的广泛应用,今天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现在已然是“AI情景-文化数智化进程”时代。

身在其中的所有企业,也将不得不重视和真实地意识和体验AI之于生产方式、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的升维价值,并思考如何在AI时代,如何利用AI,联结AI,让自己的产品/专业更加高效地构建人类品牌智能文明图景。

中国改革开放47年来,商业中企业品牌建设的时代历程开始,企业在品牌传播媒介方面的变化,最初是中心化媒体主导,2000年后进入网媒时代关键字搜索模型,到社媒时代的品牌叙事模型,发展到今天AI时代的品牌逻辑模型。

不同时代不同媒介的特性,品牌叙事底层逻辑和叙事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驱动了大品牌战略体系和企业品牌个体之间关系的新研究,以及如何形成企业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专业探索和有效实践。

品牌的核心在于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但通过什么媒介传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多年,大道恒美都以其“大品牌战略体系”为基础,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为企业提供从战略定位到品牌落地的全链路服务。

自DeepSeek于今年2月被广泛应用,大道恒美认为今年是AI应用元年。根据截至2025年4月的最新公开数据,各平台月活跃用户(MAU)情况如下:

2025年微信月活跃用户超13.59亿,一个最新的改革是微信4月于中旬开通个人IP微信公众号化,驱动个人公众号、视频号、商城的复合,将私域价值扩大到最大化;2025年3月,今日头条日活用户4.1亿,日活用户达1.3亿;抖音用户规模将超8亿,用户每日人均使用时长为52分钟,直播电商GMV预计突破3万亿元,海外用户超15亿;微信视频号月活用户2024年底达 8.5亿 ,2025年将依托微信生态持续增长至9亿,与公众号、小程序联动,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用户消费转化效率较高。

当下,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亿,使用率93.8%,连续6年居细分领域首位,成为信息获取、社交娱乐的核心载体;而微短剧用户规模追平即时通信,内容创作生态多元化,推动“内容+电商”闭环,如抖音复合型带货模式;长视频用户规模达7.52亿,创2018年以来新高,高学历年轻用户占比超86%,大小屏融合互动提升体验;直播用户规模8.33亿,电商直播转向“价值战”,内容直播(如财经、电竞)强化垂直领域渗透……

而今天,我们要关注一些头部AI应用的核心数据,DeepSeek 2月月活用户达1.94亿,开源模型R1效应显著,带动微信、百度等10余款超级App接入,2025年2月,微信这一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正式启动DeepSeek-R1模型的灰度测试,标志着国产AI技术与国民级应用生态的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豆包依托抖音生态导流,深度思考功能与联网搜索结合,2月月活用户为1.16亿;腾讯元宝通过微信搜索入口导流,35天内版本更新30次,功能覆盖文件处理、多模态交互,3月月活用户增至3884万……

把这些数据分享给大家,是想告诉大家,媒体产业总是在影响着企业传播的方式。从90年代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媒介变化,从电视时代到电脑时代到智能手机时代,再到5G时代,以及今天的AI智能时代,人们的接收工具与场景都变化了,今天AI、微信、抖音、短视频、自媒体、直播、网络(博客、微博、论坛、垂直)、电视、报纸等各类媒体的综合,时代快到很多企业还没有抓住前一波浪潮,新的浪潮已经来临。事实上,企业品牌的建设,必须关注宏观的环境,并在其中去找到适用于自己的高效方法。

2012年前与2012年后传播生态变化


大道恒美认为中国的整个传播生态的变化,在2025年前的媒介与营销环境的分水岭,是2012年秋天——在这之前,企业的传播生态是中心化的,而之后,是去中心化的星河状。在巨大的星河中,每个IP都在生产内容,每天行业内都有成百上千的内容呈现,每个人都能形成一个小小的网,人们接受的信息广泛至极(多)却又相对封闭(圈子局限,如朋友圈),最好的办法就是持续生产优质内容,并在圈层形成互动。 当时大道恒美主张企业要创造内容,在浩瀚无垠的媒介的星河中,让企业变成其中一颗小星球。

但是,在2025年春节开始,AI应用元年开始了,新的逻辑诞生了!包括AI重塑内容生产方式,实现人机共创模型,包括AI与数智化重构传播逻辑等一系了的问题,品牌需要借助智能技术,构建精准的传播策略与高效的互动模式。

首先,AI与数智化的链接,重构了内容逻辑。生成式AI与搜索功能融合,推动“人找信息”向“智能交互”转型;基于AI的发展,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也在不断优化算法推荐效率。同时,数字人构建虚拟直播场景,实现沉浸式传播,技术身体与具身性传播实践结合。

企业品牌建设正在经历从“符号标识”进化为“智能生命体”的进程,企业需要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品牌灵魂),带着自我的价值观和智慧去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优势与品牌个性,架构属于品牌的数字文明。

其次,搜索逻辑从网络时代的关键词搜索,到自媒体时代极致的品牌叙事与故事,演变到AI时代适配于AI的“思考链”,用户决策路径、品牌内容构建、信任机制建立、营销策略重心、数据应用模式、品牌传播方式等经历前所未有的剧变。

而接下来的流量运营也升维了,如何实现用户关系密度,构建数据资产厚度,形成“自生长型用户星系”,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

当下是每个细分领域重构领袖的窗口期,任何创新企业都有机会重塑行业影响力,如何在AI时代获得先机,是大道恒美当期阶段助力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命题。


来源:大道恒美品牌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