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见证大兴西瓜节三十余年变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6 15:17 2

摘要:炎炎夏日,清甜多汁的西瓜无疑是消暑解渴的绝佳选择。在北京,提及西瓜,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名号是“大兴西瓜”。自1988年首届大兴西瓜节以瓜为媒,搭建起产业与文化交融的桥梁,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已跨越三十余载春秋。三十多年来,西瓜节不仅成为大兴一张熠熠生辉的亮丽名

炎炎夏日,清甜多汁的西瓜无疑是消暑解渴的绝佳选择。在北京,提及西瓜,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名号是“大兴西瓜”。自1988年首届大兴西瓜节以瓜为媒,搭建起产业与文化交融的桥梁,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已跨越三十余载春秋。三十多年来,西瓜节不仅成为大兴一张熠熠生辉的亮丽名片,更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忠实记录并见证了当地西瓜产业乃至整个农业领域的变迁。在大兴区档案馆珍藏着历年来西瓜节的文书、实物与照片档案。这些档案,犹如一把把时光钥匙,带我们穿越岁月长河,触摸农业发展的强劲脉搏,见证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揭开“大兴西瓜”驰名背后的动人篇章。

特色西瓜品种:创新带来的味觉与视觉双重盛宴

在大兴西瓜节的发展历程中,传统西瓜品种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凭借其稳定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单纯依赖传统品种已难以满足消费者味蕾。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大兴的瓜农与农业科研人员开始踏上创新之路,每年都会开展大量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百余个新品种在这片土地上接受检验与培育。

历年西瓜节上,这些特色西瓜品种轮番登场,为观众带来一场又一场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新品种西瓜在口感、体型和外观上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口感方面,有的西瓜品种清甜爽口,咬上一口,甘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有的则软糯细腻,入口即化,带来独特的味觉体验。值得一提的有“太空西瓜”。20世纪末,大兴精选5个西甜瓜品种共747粒种子,搭载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遨游太空15天。经多年选育,优先培育出航星1号等多个优质“太空西瓜”品种。这些西瓜纤维少、含糖高,2002年西瓜节擂台赛上,航星1号夺得综合品质第一名。

太空返回的卫星搭载西瓜籽种结出丰硕成果

体型上,市场逐渐倾向于小型化西瓜品种。这类小西瓜不仅个头精巧,且皮薄瓤甜,契合现代家庭消费需求,因而备受青睐。外观上,更是各具特色,比如多彩西瓜,皮色多样,有黄色、黑色及传统的花皮,瓤色也并非传统红色,而是橙黄、橙红、彩红及黄色等多种色彩,让人眼前一亮;形状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圆形,方形西瓜、葫芦瓜、福娃瓜、长寿瓜、十二生肖西瓜等创意造型层出不穷。其中,2001年第13届大兴西瓜节开幕式上,方形西瓜的出现具有颠覆性,打破了人们对西瓜形状的固有认知。方形西瓜不仅外形新颖独特,实际应用中的方形西瓜在运输和储存时比圆形西瓜更节省空间,体现出创新带来的实用价值。2006年第18届西瓜节上,瓜农杨宗武精心培育的“奥运福娃瓜”惊艳亮相,瓜上精雕细琢的福娃形象惟妙惟肖,饱含对北京奥运的热切期盼与祝福。2013年第25届西瓜节,一款外形酷似老寿星的西瓜首次展示,赢得众人赞叹。这些造型独特的西瓜,是在其成长期套上结实的有机玻璃膜板,并辅以精准种植技术培育而成。特色西瓜品种的不断涌现,不仅为大兴西瓜节增添了新的亮点,也拓宽了瓜农的增收渠道,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2006年5月26日《京郊日报》刊载第18届大兴西瓜节“福娃”西瓜报道

西甜瓜擂台赛:从简单比拼到专业赛事的华丽蜕变

自1988年首届大兴西瓜节起,瓜王评比活动便已开展。1997年,正式的西瓜擂台赛拉开帷幕,并逐渐成为每届西瓜节备受瞩目的经典活动。历经多年发展,西甜瓜擂台赛在规模、赛制、参赛品种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早期的西瓜节擂台赛规模较小,1988年首届比赛主要以本地瓜农参与为主,参赛瓜品数量有限,比赛项目也较为单一,基本围绕西瓜重量展开简单评比。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瓜节知名度的逐步提升,周边地区瓜农开始踊跃参与,参赛瓜品数量增加,赛制也初步完善,除重量外,西瓜的外观等因素也纳入了评判范围。

第6届大兴西瓜节擂台赛

进入21世纪,大兴西瓜节西甜瓜擂台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赛事规模急剧扩张,吸引了全国各地瓜农踊跃报名参赛。参赛瓜品种类日益丰富,不仅有传统大型西瓜,小型西瓜、特色甜瓜等也纷纷亮相。赛制进一步细化,设立了大型西瓜重量组、小型西瓜综合组、甜瓜综合组等多个奖项组别。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赛事对参赛瓜品的标准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西甜瓜擂台赛上,来自辽宁、浙江、河北等省市的200多名种瓜高手,携精心培育的60余种西甜瓜同场竞技。本届赛事较往届显著升级,首次将食品安全列为重要参赛条件。比赛现场,有人用尺子测量瓜皮厚度,有人用测糖仪器精准测定含糖量。同时,由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等科研院所11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严格依据甜度、口感、纤维等指标进行打分,确保评选结果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近年来,赛事影响力持续扩大。以2024年第36届大兴西瓜节“金把黄杯”全国西甜瓜擂台赛为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92组、1446个参赛瓜品,涵盖多个品种类别。赛制上也愈发成熟,除了传统的重量、外观、口感等评判维度,还新增了对新品种、创意西瓜的评选,鼓励瓜农创新。获奖瓜品不断刷新纪录,瓜王的重量屡创新高,品质越发卓越,充分展现了我国西甜瓜种植技术的持续进步。

从最初简单的重量比拼,发展成为如今涵盖多维度、多品种、多奖项的综合性赛事,大兴西瓜节西甜瓜擂台赛见证并推动了我国西甜瓜产业的蓬勃发展。

销售模式变革:从传统到现代的商业进化之路

早期,大兴西瓜的销售主要依赖街边售卖、农贸市场批发等传统渠道。以首届西瓜节为例,当时打造了长达五千多米的“西瓜零售一条街”,摊位林立,圆润饱满、色泽诱人的大兴西瓜直接面向消费者现场售卖。这种销售模式能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西瓜品质,但销售范围有限,瓜农在交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收益缺乏稳定保障。随着时代发展,大兴西瓜的销售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8年首届大兴西瓜节“西瓜交易一条街”

互联网的兴起为大兴西瓜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受“非典”影响,西瓜节被迫取消,但大兴瓜农积极应变,开通中国西瓜网,开创性地在网上举办瓜节。通过视频形式,买卖双方实现了面对面交易签单,对于订货量大的客户,还提供24小时送货上门服务。2009年第21届西瓜节启动了农超对接模式,推动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区超市。大型超市与瓜农或西瓜专业合作社签订采购合同,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保证了超市西瓜的新鲜度。

2009年5月28日《北京日报》刊载第21届大兴西瓜节“农超对接”

随着直播售货的兴起,大兴西瓜也乘上了直播快车。在 2024年第36届大兴西瓜节期间,销售模式进一步升级,呈现出多元火爆的态势。线上,深化与京东七鲜、抖音等平台合作,构建起“产地直播+即时零售”的立体销售渠道,借助京东冷链物流将销售网络覆盖至全国;线下,多个商业综合体及特色场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拉动销售。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有力拓展了大兴西瓜的销售版图,彰显了创新销售模式的强大生命力。

三十多年来,大兴西瓜节从传统走向创新,从田间迈向云端,它不仅是大兴西瓜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一部记录时代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农业发展史诗。在品种创新上,特色西瓜不断推陈出新;在赛事活动中,从简单评比发展为专业赛事;在销售模式上,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数字化转型。2025年第37届大兴西瓜节如约而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大兴西瓜节将秉持“以瓜为媒、广交朋友,宣传大兴、发展经济”的办节宗旨,以瓜为笔,在时代画卷上勾勒更多惊喜,以产业生命力为墨,书写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时代华章。

编辑:陈怡

监审:张晶晶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