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问法】对话主持人,共探“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直播新看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6 21:57 2

摘要:5月28日下午,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内各高校共同策划实施的“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直播活动将正式启动。在“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贵州大学站)”直播活动开始前,记者采访了贵州大学主持人韩艾可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主持人杨凯茗

5月28日下午,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内各高校共同策划实施的“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直播活动将正式启动。在“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贵州大学站)”直播活动开始前,记者采访了贵州大学主持人韩艾可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主持人杨凯茗,听听他们对此次活动有何见解与期待。

韩艾可在演讲领域成绩斐然,荣获过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高校组全国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当被问到演讲比赛与模拟法庭主持的不同时,韩艾可说道:“演讲更注重个人表达和情感渲染,需要思考以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单向的信息输出,而模拟法庭的主持强调程序严谨、角色配合和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主持人,我需要保持中立,既要把控流程节奏,又要引导观众理解法庭规则和部分法律知识,这对我的临场反应能力和法律知识储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希望通过主持引导观众关注的“两卡”犯罪方面,韩艾可表示:“我希望观众能关注到‘两卡’犯罪的运作模式和危害后果,让大家了解到犯罪分子是如何利用他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转移赃款、实施诈骗的。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观众聚焦‘两卡’犯罪的诱因和法律风险,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两卡’,切勿因一时之利触碰法律红线,发现可疑交易或线索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

谈及法治宣传对于预防“两卡”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性,韩艾可表示:“从认知层面看,许多人参与‘两卡’犯罪是因为法律知识不足,不了解其违法性质和后果。通过法治宣传,普及法律法规,明确行为边界,增强法律敬畏心,从而减少因无知而违法的现象。从心理层面看,法治宣传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形成社会舆论压力,震慑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预防违法活动。同时,培养公众的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引导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减少因冲动或侥幸心理引发的犯罪行为。从社会层面看,法治宣传构建全社会参与的预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鼓励打击违法犯罪,形成群防群治,降低违法犯罪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新闻媒体主持人,杨凯茗有着清晰的侧重方向。他提道:“本次活动将侧重解读‘两卡’犯罪法律定义,结合真实案例剖析犯罪手段,强调普法,讲解法律后果与社会危害性。”

对于这次模拟法庭直播活动对公众了解“两卡”犯罪的推动作用,杨凯茗认为:“这次的模拟活动以沉浸式场景让抽象法条具象化,直观展现犯罪链条和量刑标准;通过媒体传播放大警示效应,提升公众对‘两卡’犯罪行为的风险认知和防范意识。”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次模拟法庭直播,杨凯茗还提出了独特的想法和建议:“建议直播中嵌入弹幕法律知识竞答,增加观众互动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杨鸣丹

海报设计 陈豪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