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部署工作,下班前就要上报材料总结;原本设定一周完成工作,到了基层变成当天反馈……盲目增加任务数量、提高任务速度、扩充任务内容、缩短时限以及提高任务标准,这些层层加码让不少基层干部压力陡增,还催生了数据造假、形式主义和反复折腾等不良风气。
徐晓明
上午部署工作,下班前就要上报材料总结;原本设定一周完成工作,到了基层变成当天反馈……盲目增加任务数量、提高任务速度、扩充任务内容、缩短时限以及提高任务标准,这些层层加码让不少基层干部压力陡增,还催生了数据造假、形式主义和反复折腾等不良风气。
合理设定目标,本身有助于推动任务落地落实。但要不坚持实事求是,不尊重客观规律,每一级都想压缩时限、提高标准,就会出现“今天播种、明天催收”的形式主义问题。
追问原因,层层加码的根源在于“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本质是政绩观的功利化倾向,是部分干部将“领导满意”置于“群众受益”之上,割裂了政策初衷与执行效果。
开展工作,一级有一级的任务,一层有一层的责任,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在分解任务时,多想想基层实际,多了解现实困难,为基层干部留出空间余地;在推进工作时,多听听基层意见,多提供指导和帮助。
警惕不切实际的加码冲动,关键在于“实”和“责”。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该压的担子要压,该减的负担要减;厘清权责,做到责权一致、责能一致,防止层层转嫁责任。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7日 10 版)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