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能量石戴1天辐射量如拍117次胸片的新闻引发不小关注,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一时间曾经是转运必备的“手串”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邪恶的来源”,能量石究竟是什么?所有手串都不能戴了吗?
近日,能量石戴1天辐射量如拍117次胸片的新闻引发不小关注,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一时间曾经是转运必备的“手串”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邪恶的来源”,能量石究竟是什么?所有手串都不能戴了吗?
究竟什么是能量石?
微博热搜上的“女孩戴3个月能量石无缘无故流鼻血”一事其实来源于一则2019年的新闻,据2019年北京青年报报道,大连海关在机场查获旅客随身携带的一枚“能量石”,经海关检测,该“能量石”辐射超标,其具备的放射性核素确定为致癌物。该旅客自述其女儿佩戴三个月以来经常无故流鼻血。
据新京报报道,上述新闻中的能量石经过检测,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仪器分析结果显示为放射性物质钍-232。该物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这样的“能量石”戴一天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但在商家的炒作中,“能量石”被宣传有特殊能量和治疗效果,甚至被赋予了神秘的超自然属性,比如“量子能量”“生物共振”等。
而兜兜转转五年多过去了,“能量石”并没有因为当时的报道销声匿迹,反而近些年乘着“玄学转运”的东风再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
但事实上,此前新闻中的能量石并不能和手串完全划等号,也并非“全体手串都有危害身体的辐射”。
目前市面上对人体具有危害的,除了新闻中的“能量石”外,还有相思豆、核桃手串、仿真饰品和染色玛瑙,前两类主要与材料本身的潜在危险性有关,而后两类则源自加工时的重金属加工原料。
手串大爆发与背后的“疗愈”经济
“玄学转运”成为一门互联网“显学”后,各式手串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不仅各大景区寺庙的“文创”手串卖到断货,各种水晶手串也在今年完成了身价的暴涨。蓝鲸新闻从东海水晶城多个商家处了解到,2025年以来几乎所有品类的水晶价格从原料到加工都有不同程度的暴涨,其中白水晶更是涨势惊人,翻了不止十倍,“大概十几天就翻了一番,每次来都会涨两三毛(每克)”,一位东海水晶城商家告诉蓝鲸新闻记者。
水晶和手串的爆红,离不开“玄学”与“疗愈”市场的大爆发。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下,疗愈所代表的“情绪消费”成为了不少人的刚需,而这类消费项目往往以“高概念高客单价”为重要特点。比如,单价上千元的颂钵、冥想课程兴起后,“抱树疗法”也成为一门生意。
据潮新闻报道,某机构曾推出森林冥想活动,体验价为780元的“森林疗愈”包含“环抱古树”的环节。
“森林疗愈”也是如今“疗愈市场”的一个缩影,许多机构通过精心包装的商业手段,套用心理学、哲学、宗教等体系里的概念,编造一套自洽的疗愈理论,于是出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疗愈玩法”,比如从气味入手的芳香疗愈;从绘画入手的曼陀罗疗愈;从占卜入手的塔罗疗愈;从水晶入手的水晶阵疗愈等。这些高概念“疗愈”附以各种自媒体矩阵与私域传播,成功吸引大批消费者买单。根据《疗愈经济用户报告(2024)》,中国疗愈经济规模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
但与此同时,从辐射超标的能量石到价格虚高的“疗愈体验”,不少商家通过制造焦虑、贩卖解药完成双向收割,对于消费者而言,“疗愈”虽好,但也需警惕“消费陷阱”。
来源:文化智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