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承岐黄薪火,引领健康未来。2025年5月23日—24日,由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主办,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筹)、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承办的“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及中医治未病体重管理培训班”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在蓉成立
传承岐黄薪火,引领健康未来。2025年5月23日—24日,由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主办,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筹)、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承办的“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及中医治未病体重管理培训班”在成都市新都区召开,川渝两地76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唐琳宣读《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关于同意成立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朱艳宣读《第一届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新都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瑷萍主任中医师当选第一届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正春为新都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瑷萍主任中医师颁发主任委员任职证书。朱艳、王瑷萍为第一届中医治未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正春(右)为王瑷萍主任委员颁发任职证书
王瑷萍主任委员表示,在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的坚强领导下,她将全力推进专委会发展,坚持走中西协同、防治结合的治未病发展之路,确保专委会各项工作规范、高效、透明。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全省同道在中医治未病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科研协作等领域的深度交流。通过规范化培训、特色技术挖掘、多学科融合,全力推进治未病学科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服务百姓健康。同时,王瑷萍主任委员在现场发布了《四川地区超重人群中医治未病穴位埋线综合方案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共识》由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制定,汇集多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研究机构等跨学科专家的意见和经验,涵盖中医学、针灸学、内分泌学、运动医学、营养学以及方法学等多个领域,确保专家共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
新都区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翟洪建在致辞中表示,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省中医治未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人才,相信在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医治未病专委会各位专家的共同推动下,专委会定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提升全省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作出卓越贡献。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正春指出,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对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寄予厚望并提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中医治未病工作与国家战略、民生需求紧密结合,切实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技术转化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实保障。二是推动成果转化。整合多方资源,加速中医治未病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三是深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中医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四川中医治未病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会长杨正春讲话大会举行了专题学术会议,会议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专家们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聚焦“体重管理年”,分享中医健康管理、体质辨识、慢病防控等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
四川省中医药发展促进会第一届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开启了四川省中医治未病领域新的篇章,搭建了中医治未病领域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未来,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推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核心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与深入发展,促进中医治未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