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强基工程”总结大会召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7 10:02 2

摘要:5月26日,全省法院“强基工程”总结大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要“更加注重强基导向”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辽宁法院三年“强基工程”成效经验,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夯实审判工作“上台阶、创一流、走前列”发展根基,更好服务保障中

推动强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全省法院“强基工程”总结大会召开

5月26日,全省法院“强基工程”总结大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要“更加注重强基导向”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辽宁法院三年“强基工程”成效经验,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夯实审判工作“上台阶、创一流、走前列”发展根基,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慧晏出席会议。辽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到会并讲话。

据悉,辽宁共有110家基层法院,办理全省88%的案件。基层法院的强弱关系全省法院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2022年,辽宁高院党组从夯实长远发展根基考虑,启动为期三年的“强基工程”。

会议对“强基工程”系统全面总结,以“六个始终坚持”展现三年来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和举措——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形成了强基合力。辽宁省委、最高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给予肯定并提出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地方立法性文件对法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面保障,连续三年不换频道,持续监督强基工作,同时对相关单位贯彻落实《决议》情况专题询问、督办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推动解决了人员、编制、经费等制约基层法院发展的突出性难题。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了强基靶点。组织开展“基层大调研”,摸清了基层法院在审判质效、基础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从省级层面系统综合施策,确定了“以提升初始案件质效为中心、系统抓强基”的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系统化布局,建立了强基体系。坚持“长谋划、短安排”,制定强基意见、人民法庭“五化”及示范建设办法、基层联系点制度等“一意见两办法一制度”,既对9方面44项任务进行总体部署,搭建起支撑“强基工程”的“四梁八柱”,又着重对薄弱院、人民法庭等作出安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始终坚持工程化推进,明晰了强基路径。三级法院均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省法院负责统筹推进,中院发挥前沿指挥部作用,基层法院承担主体责任。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连续三年召开强基推进会,突出抓实“一把手”、合力下好“一盘棋”、铆足落实“一股劲”。

始终坚持紧盯关切,突出了强基重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关于公正高效解纷的最基本期待,把提升初始案件质效作为中心来布局“强基工程”,同时抓好相对薄弱院脱薄这个重中之重和人民法庭建设这个基础中的基础。

始终坚持机制创新,深化了强基保障。从省级层面建立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破解基层难题。围绕审判管理,建立大数据分析研判、审判质效面对面评议、审判质量管理平台“体检”三项机制;围绕薄弱院脱薄,明确深度调研、加强指导等“四项任务”,建立清单管理、对口帮扶等“八项机制”;围绕队伍建设,实施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建立“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开展“评推树”等大规模“学练赛”活动;围绕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省委办公厅出台关于“狠抓调解化访强化源头治理”的意见,与省委依法治省办等部门联合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意见,与省司法厅建立协同推进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等,切实为“强基工程”发挥效能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

▲7家单位交流经验

会议认为,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全省基层法院在6个方面取得了明显变化和突出成效,已成为“叫得响、立得住”的辽宁特色工作品牌——

审判质效实现新提升。一体抓实做优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全面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大力加强对下指导,持续深化司法改革,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全省法院审判质效连续13个季度实现同比向好。

相对薄弱院建设取得新突破。四级法院同题共答,已推动两批2家全国薄弱院、17家省级薄弱院脱薄出列。薄弱院知弱图强,政治建设、审判质效和队伍面貌全面向好,带动全省基层法院整体工作水平实现提升。

人民法庭建设呈现新面貌。调整优化全省297个人民法庭布局,实现人民法庭网络化、全覆盖。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开展“五化”及示范法庭建设,目前已全部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法庭管理规范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司法办案智能化、文化建设特色化,其中138个在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人民法庭成为示范。人民群众能够在所有法庭享受到与基层法院同质的多元解纷、立案、诉讼、远程送达等服务,实现了对“家门口人民法院”的期待。

基层队伍建设获得新成绩。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积极争取一次性向基层释放537个政法编制,统一新聘1039名书记员充实到审判一线。从基层审判一线选拔20名优秀青年法官到省法院“审学研”基地集中研修,打造一批司法办案、理论研究、教育培训的“领头羊”。基层法院涌现出以滕启刚为代表的全国模范法官、优秀法官,省级以上审判业务专家、办案标兵等477名,形成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发展态势。推动基层人员力量日益充盈,能力素质有效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基层基础保障得到新改善。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帮助,着力打通基层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解决胜诉退费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基础设施和人民法庭建设保障资金。

职能作用发挥展现新作为。全省基层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有效发挥解纷“桥头堡”作用,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促推社会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代表委员参加会议

围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强基工作,会议提出6点要求——

要聚焦政治建设久久为功。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及上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自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融入审判执行全过程各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

要聚焦审判质效久久为功。贯通抓实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深入实施“精细化、一体化、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对下指导。持续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落实好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不断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诉答文书规范化、庭审优质化等措施。切实融入、用好全国法院“一张网”,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效开展。

要聚焦重点任务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相对薄弱院建设,充分认识脱薄是鞭策更是机遇,持续落实“四项任务”“八项机制”。持续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强化业务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持续推进解决人财物难题,强化履职保障。

要聚焦锻造队伍久久为功。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开展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比等“学练赛”活动,强化法答网、案例库以用促建,针对基层需求开展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扛牢全面从严管党治院责任,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严抓好“三个规定”落实,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

要聚焦职能发挥久久为功。坚决维护基层安全稳定,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30条司法措施”贯通落地,不断加强基层法院专业化审判建设。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依法打击破坏土地资源犯罪和涉农资安全犯罪,审慎审理“三农”领域传统纠纷和新业态纠纷。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用足用好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以严格公正司法做实定分止争,积极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要聚焦狠抓落实久久为功。上下贯通推进,拧紧责任链条,用好务实举措,加强总结宣传,持续推动强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不断夯实全省法院高质量发展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方在讲话中对辽宁法院“强基工程”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回顾了省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支持法院强基工作历程,并对站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推进法院强基工作走深走实提出工作要求。

会议播放了“强基工程”专题汇报片。沈阳中院、瓦房店市法院、岫岩县法院、抚顺县法院、丹东市振兴区法院浪头法庭、凌海市法院大凌河法庭、盖州市法院东城法庭等7家单位交流经验。

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张俊文,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任振波,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方,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曹远航,以及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人社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领导;部分全国、省及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和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会议。

辽宁高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任延忠主持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辽宁高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干警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各中院、大连海事法院设分会场。

来源: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