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画面里,18岁的全红婵歪戴着浅色棒球帽,碎花外套的袖子卷到手肘,冲着镜头比了个"OK",笑得眼睛眯成月牙。
5月23日,一段不到一分钟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
画面里,18岁的全红婵歪戴着浅色棒球帽,碎花外套的袖子卷到手肘,冲着镜头比了个"OK",笑得眼睛眯成月牙。
她身后训练馆的白炽灯晃得人眼花,但谁都能看清她手腕上缠着的肌效贴——这成了最近两个月她身上最常见的"配饰"。
师兄谢思埸举着手机往前凑了半步:"真不比了?"全红婵抓起矿泉水瓶敲他胳膊:"医生说的!"两人笑作一团时,她忽然收起嬉闹神色,指指自己脚腕:"老毛病啦,翻腾两周半就开始抗议。
"这话说得轻巧,可但凡看过她训练的人都知道,那处伤是东京奥运封闭训练时落下的"钉子户"。
退赛的伏笔早埋在五月初。
武汉的跳水馆里,广东队教练陈若琳盯着水池皱眉——全红婵第7次从跳台跃下时,入水水花明显比平时高了半指。
小姑娘爬上岸就扯过毛巾擦脸,可陈教练还是逮到了她揉腰的小动作。
"逞强是吧?"陈若琳把冰袋拍在她后腰上,"明天开始陆上训练减半"。
医疗团队的诊断书来得干脆利落:脚踝滑膜炎复发,腰椎小关节紊乱。
主治医师拿着核磁片子直摇头:"14岁能扛的强度,18岁未必扛得住。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心知肚明的隐忧:三年前东京奥运夺冠时,全红婵才1米43,如今蹿到1米53的个子,让她的动作像换了个人设。
年初在湛江老家过年时,全红婵蹲在院子角落跟侄子比身高。
侄子拿树枝在砖墙上划道线:"小姑你再长,跳台都要装不下啦!"这话成了预言。
现在的207C动作,她得在空中多转15度才能完美入水,就像背着沙袋练跳水,每块肌肉都要重新计算发力点。
粉丝翻出她二月份在济南站的比赛视频。
慢镜头里,本该笔直如剑的身体在空中划出微小弧度,解说员那句"稍有瑕疵"被弹幕刷屏淹没。
赛后混采区,有记者追问"是否考虑技术调整",全红婵咬着电解质饮料的吸管笑:"长高也有好处呀,以后可以帮妈妈摘更高的龙眼。
"
这次武汉集训成了分水岭。
适应性训练第一天,全红婵在弹网上连续做了二十组反身翻腾。
落地时她突然蹲下系鞋带,陈若琳却看见她偷偷按了按右脚跟腱。
"别装了,"教练扔过去一罐喷雾,"你当监控摄像头是摆设?"全队都知道,这丫头疼狠了才会把嘴唇咬得发白。
广东队公布名单那天,全红婵正躺在理疗床上扎针灸。
手机震个不停,她瞟了眼微信群就按灭屏幕,转头问队医:"张叔,这周能恢复水上训练吗?"银针在穴位上微微颤动,老队医没接话,只是把理疗灯又调暗了一档。
退赛公告发出两小时后,全红婵的抖音账号多了条弹钢琴的短视频。
粉丝在评论区炸锅:"妹妹改行当音乐家了?""这手型一看就是跳水的手!"只有老粉发现她弹的是《起风了》的片段——三年前隔离期间,她曾在直播里哼过这首曲子。
跳水队总教练周继红在电话里下了死命令:"把那些加练的小聪明收起来!"这话不冤。
上个月队内测试赛,全红婵半夜溜进训练馆被抓现行,监控里她对着空气比划动作的身影,活像只较劲的倔强树袋熊。
师兄谢思埸最懂这种滋味。
他掏出2017年世锦赛前的手术照片:"看看,我这钢板比你晚拆了半年。
"两张打着钢钉的X光片在宿舍传阅,全红婵突然蹦起来翻零食柜:"请你吃辣条!等我能跳了,你可得给我当人肉保护垫。
"
医疗组开出的康复计划精确到分钟。
晨跑换成水中漫步,力量训练减掉四成负荷,连最爱的辣椒酱都被营养师换了低钠版。
全红婵在日记本上画满哭脸,转头却跟体能教练讨价还价:"深蹲少五组,换三组腰腹训练行不行?"
跳水馆的自动门禁卡住了她的小心思。
每次路过10米台,全红婵总要仰头看上几秒。
保洁阿姨看得心疼:"丫头别急,你看那跳板都在等你呢。
"这话不假,阳光透过顶窗洒在湛蓝水面,波光晃动的样子像极了东京奥运时的那个满分跳。
粉丝后援会寄来十八岁生日礼物。
拆开半人高的包裹,里面是207个手叠的千纸鹤——每个都写着不同城市的祝福。
全红婵把纸鹤串成风铃挂在床头,深夜翻身时叮咚作响,像无数人隔着山海在说"加油"。
陈若琳教练的手机相册多了个加密文件夹。
里面全是弟子们受伤时的康复记录:绷带型号、理疗手法、营养食谱。
翻到全红婵2019年的青涩照片,她突然笑出声——那时候的小不点,如今真的长成大姑娘了。
武汉长江大桥的晚风吹进运动员公寓时,全红婵正趴在阳台啃苹果。
楼下传来跳水队晚训归来的笑闹声,她摸出手机拍了张江景照,配文"暂停键按久了,播放键会更有劲哦"。
三分钟后,谢思埸在评论区晒出两人吃热干面的丑照:"明天给你带豆皮!"
这场温柔的战役没有硝烟。
当全红婵在康复室咬牙做平衡训练时,她的对手们正在全国赛场上刷新难度系数。
但谁都知道,那个把"长高"当成挑战的姑娘,迟早会带着升级版的动作杀回跳台——就像她总说的,跳水不是比谁跳得高,是比谁沉得住气。
来源:乒乓小学